2 谁轻谁重 课件(1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谁轻谁重 课件(1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18:31:07

文档简介

第2课 谁轻谁重

教学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以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器材准备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等。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引发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在玩跷跷板,相信小朋友也玩过跷跷板,我们都知道谁重,谁就能把跷跷板压下来,谁轻谁就在跷跷板的上端,现在咱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小动物们谁轻谁重吧。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呢?你有什么好主意?
下面咱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围绕概念,实践探究
根据上述同学们提到的方法,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比较。
第一种方法:预测物体的轻量。
第二种方法:掂一掂。
第三种方法:称一称。
预测物体的轻量
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5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然后并按照轻重进行排序。
物体
排序
乒乓球
木块
塑料块
小橡皮
大橡皮
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
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为什么大家的判断不一致,为什么有些同学判断塑料块比木块重,而有些同学认为木块比塑料块中,引发学生思考。
做出小结:预测有可能不准确,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
掂一掂
掂量。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排序2中。然后贴到黑板上展示比较。
物体
排序
乒乓球
木块
塑料块
小橡皮
大橡皮
然后围绕数据全班一起探讨。(通过数据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掂量的方法不完全准确。)
称一称
引导学生称量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呢,直接就像跷跷板那样,把两个物体放在天平的两侧就能判断出哪个重哪个轻。
提出问题:如果要判断5个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呢?要用天平怎么称量?
可以在天平的左边放入要称量的物体,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回形针的数量,根据每个物体的回形针的数量,就能知道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了。
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比较数据,得到结论
(1)引导学生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讨论三种方法哪个更准确,然后小组排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2)教师总结: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掂量也不准确,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掂量的也不准,而且掂量的次数多,容易搞混;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科学、准确的方法。
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件10张PPT。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2课 谁轻谁重请替换
文字内容你能比较出这些动物,哪个轻,哪个重吗?一、课程导入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呢?乒乓球塑料块木块大橡皮小橡皮二、实践探究预测
掂一掂
称一称
使用三种方法给5种物体按轻重排序二、实践探究预测
你能预测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吗?二、实践探究2.掂一掂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把自己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大家记录的结果一致吗?这种方法准确吗?二、实践探究3.称一称两个物体比较轻重比较两个物体时,把物体放在天平的两端,哪个物体重,天平的指针就会偏向哪边。二、实践探究3.称一称多个物体比较轻重在天平的左端放入所要称量的物体,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或其他的参照物)直到天平平衡。根据每个物体所对应的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二、实践探究我们三次排序的是怎样的?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三、课程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