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二十讲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一、选择题
1.如图4-20-7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图4-20-7
A.①表示的是叶脉,含有导管与筛管
B.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
C.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全部集中在③处
D.与蒸腾作用有关的是⑤
2.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C )
A.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B.下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C.栅栏组织里含叶绿体多 D.海绵组织里含叶绿体多
3.如图4-20-8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水分吸收和蒸腾的速度。如果该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状态,则曲线A所包含的面积与曲线B所包含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 A )
图4-20-8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4.取四支基本相同的杨树枝条,它们的叶片数目、大小都相同,在阳光的照射下,均插入盛有适宜营养液的四支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①叶片不作处理;②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③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④剪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实验开始时,先将四个装置的重量调整到一致,然后每隔3个小时记录每个装置重量的变化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20-9所示)。直线I代表哪两个装置的变化情况( B )
图4-20-9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图4-20-10
5.如图4-20-10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C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6.下面几种植物中,宜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的是( C )
A.雪松 B.仙人掌 C.天竺葵 D.睡莲
图4-20-11
7.如图4-20-11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了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
A.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B.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C.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
D.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8.如图4-20-12表示植物蒸腾作用时,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变化示意图,则气孔和保卫细胞的状态分别是( B )
图4-20-12
A.张开、失水
B.张开、吸水
C.闭合、失水
D.闭合、吸水
9.晴朗的白天进入植物体,叶片气孔和从叶片中通过气孔散失的气体依次是( C )
A.二氧化碳;氧气 B.水蒸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0.某自然风景区近年来森林茂密,植被保护好,这里空气清新,氧含量高,空气湿度大,这主要是由于植物能够进行( C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
11.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叶片要脱落,落叶的原因是( A )
A.减少蒸腾 B.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增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加强
12.将同样的带叶树枝分成A、B、C、D四组,A组用凡士林涂满上表皮,B组用凡士林涂满下表皮,C组用凡士林涂满上、下表皮,D组不涂凡士林,散失水分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B )
A.A、B、C、D B.D、A、B、C C.D、B、A、C D.C、A、B、D
13.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D )
图4-20-13
1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4-20-14表示某植物在恒温28 ℃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图4-20-14
A.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脉中的导管
B.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28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下移动
C.在C点时起,植物只有光合作用
D.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酶的活性
图4-20-15
15.小亮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演示器(如图4-20-15所示),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相当于保卫细胞的( A )
A.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B.吸水膨胀、气孔闭合
C.失水萎缩、气孔张开 D.失水萎缩、气孔闭合
16.如图4-20-16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图4-20-16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大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二、解答题
17.如图4-20-17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多个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4-20-17
(1)图中①表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
(2)图中②表示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③表示在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它们通过茎和叶的筛管运输到根。
(4)图中④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
(5)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气孔散失,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4-20-18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图4-20-18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2.植物的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大门。图4-20-19是科学家研究保卫细胞中蔗糖浓度与K+浓度与气孔张开和关闭调节关系的一项实验研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图4-20-19
A.K+通过保卫细胞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B.气孔的开闭是保卫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改变引起的
C.如果细胞中缺K+,则气孔在一天中就不能张开
D.蔗糖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应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
二、解答题
3.把等量的玉米植株的不同器官放在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容器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O2增加量(mL)
甲
叶
红
22
120
乙
叶
绿
22
15
丙
根
红
22
0
(1)分析可知,容器甲中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实验中发现,容器壁上附着有一些水珠,这些水珠的出现主要与叶片的蒸腾作用这一生理过程有关。
(2)对比容器甲、乙可发现,光的颜色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容器丙中O2增加量为0 mL,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将容器甲或乙中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4)如图4-20-20所示: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植株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置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①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玉米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置于黑暗的环境中。
②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欲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设置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不同的是对照组需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量的清水。
图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