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7 19: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非传染性疾病
1.当代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__心血管疾病__、__恶性肿瘤__、__糖尿病__等。
2.在种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__细胞分裂__会失去控制,细胞会连续不断地分裂,形成__肿瘤__。肿瘤分为__良性__肿瘤和__恶性__肿瘤(又称为__癌症__)。
3.恶性肿瘤不仅能不断分裂,而且能转移,从而在人体内广泛扩散。良好的__饮食习惯__和不__吸烟__是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
4.冠心病是常见的高发病。
(1)发病原因:由于为心肌提供血液的__冠状动脉__因__脂肪类物质__在血管壁沉积,使管壁__增厚__而失去弹性变硬。甚至还会引起__心绞痛__、__心肌梗塞__等疾病。
(2)防治方法:通过吃低脂肪食物,适当进行__体育锻炼__,__不吸烟__等方法进行预防;可以通过治疗去除动脉中的阻塞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5.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产生糖尿。
(1)发病原因:由于__胰岛素__分泌不足,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__减弱__,导致血糖含量超出正常值0.1%,以致葡萄糖无法被肾脏__重吸收__而进入尿液。
(2)防治方法:避免过度的__紧张__与__劳累__,适当加强__体育锻炼__,控制__饮食__,注射__胰岛素__。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属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是( A )
A. 恶性肿瘤 B.流感
C.乙型肝炎 D.非典型肺炎
2.诺贝尔奖获得者PeytonRous曾说过:“肿瘤以一种独特可怕的方式毁坏人体,它虽然是人体自身的血肉,却莫名其妙地生长旺盛,猖狂掠夺,无法控制。”由此可知,肿瘤是一种( A )
A. 人体自身的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
B.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疾病
C.食物中毒后引起的后遗症
D.父母遗传引起的一种疾病
3.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 D )
A. 冠状动脉硬化
B.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
C.冠状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量变小
D.胆固醇和脂肪类物质在冠状动脉壁内堆积过多
4.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 B )
A. 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
B.少食高蛋白的食物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
D.少吃烧烤烟熏的食物
5.下列有关动脉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管腔狭窄、失去弹性
B.因长期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而引起
C.因在胆固醇等的作用下,管壁自身加厚而引起
D.造成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堵塞
6.“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D )
A. 恶性肿瘤 B. 烈性传染病
C. 遗传病 D. 心血管疾病
7.下列关于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 D )
A. 吃口感好油炸的食物
B.少吃少动,减少身体消耗
C.抽脂减肥,降低身体脂肪含量
D.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必要时服用降脂药
8.下列有关疾病和病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A )
A. 动脉硬化——糖类物质沉积在动脉壁上
B.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栓塞或痉挛
C.心绞痛——心肌暂时性缺氧
D.恶性肿瘤——细胞不间断地分裂
B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9.如图是研究人员对1 200名食道癌患者发病原因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从调查结果可知,导致食道癌的主要原因是( A )
第9题图
A. 吸烟和酗酒
B.吸烟和高盐食品
C.酗酒和膨化食品
D.膨化食品和酸辣食品
10.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 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 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11.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突发性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下列生活习惯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是( C )
A. 尽量少吃动物脂肪
B.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C.高盐膳食但吃无妨
D.忌烟限酒加强运动
12.班氏试剂在加热的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以1∶10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现象如下表所示,则推理正确的是( A )
尿样




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红↓
蓝色和
蓝灰色
橘红色↓
黄色↓
A. 甲、丙、丁的尿液都称糖尿
B.只有乙是糖尿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
D.只有丙是正常健康者
13.关于非传染性疾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都属于非传染性疾病
C.非传染性疾病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
D.抗生素是治疗非传染性疾病的最佳药物
14.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4 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合称为“姊妹病”,肥胖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请思考回答:
(1)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食物中最主要的物质是__糖类__。
(2)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通常也为__注射胰岛素__。
(3)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
组设计了如表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两只
b
饲喂“优糖米”
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
c
重复b步骤两天后,测量两鼠的血糖含量
①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__乙鼠__。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__“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
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__平均__值。
C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5.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成人中超重人数达到2.66亿左右。糖尿病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青少年肥胖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逐年降低。请回答:
(1)脂肪在体内大量堆积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从功能看,脂肪是人体内一种备用的能源物质,而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糖类__;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机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后需在__酶(消化液或消化酶)__的参与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2)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__喜食高脂高能量食物、运动不足等__。(至少写出两项)
(3)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糖尿病,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__调节血糖浓度(调节糖类吸收、利用和转化)__。
(4)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有人发现使用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能够改善肥胖者体内的血糖状况,于是他们以过度肥胖的老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研究,得到图中所示结果,得出了假设成立的结论。你认为他们提出的假设是__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改善)血糖浓度__。他们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老鼠的处理分别是__喂食或注射阿司匹林__、__不做处理(注射等量生理盐水)__。
第1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