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课
知识点 1 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
1.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常见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目前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有:①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②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结核杆菌是病原体
B.电镜观察结核杆菌,可发现成形的细胞核
C.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D.将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为了防止禽流感在人类中蔓延,专家建议:一旦发现感染上禽流感的家禽应立即灭杀;人类要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及鸟类;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阻止人类随意进入已感染禽流感的养鸡场。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D )
①控制传染源 ②保护易感人群 ③切断传播途径
A. ①①③② B.③③②①
C.①②③② D.①③③②
3.对传染病我们要及时发现、确诊,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安全。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 )
①血吸虫病 ②艾滋病 ③近视眼 ④蛔虫病 ⑤糖尿病 ⑥肺结核 ⑦佝偻病 ⑧脊髓灰质炎
A. ①②④⑥⑧ B.①②③⑤⑦
C.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⑥⑦
4.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能引起人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呼吸综合征的多种疾病。
(1)该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结构十分简单,仅由核酸和__蛋白质__组成。
(2)已康复的患者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特异__(填“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
(3)对患者采取单独隔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控制传染源__,引起该病的病毒(MERS-CoV)是__病原体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知识点 2 人体的免疫
5.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A )
A. 皮肤和黏膜
B.免疫器官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免疫细胞
6.吃饭时口腔内壁不慎被牙齿咬破,但这种伤口一般不会感染发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 D )
A. 抗原 B.抗体
C.消化酶 D.溶菌酶
7.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B )
第7题图
A. 御敌于国门之外 B.定点清除
C.扫地出门 D.城市巷战
8.产生肿瘤和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分别是( B )
A. 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强
B.免疫监视出现异常、免疫防御功能过强
C.免疫功能较弱、免疫监视出现异常
D.免疫清除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弱
9.从现代免疫的概念来看,下列不属于抗原物质的是( D )
A. 癌细胞
B.因强烈打击而破裂的红细胞
C.移植的器官
D.自身血液中的红细胞
10.得了“尿毒症”的病人如果要根治,现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换肾”手术。“换肾”是一种器官移植,在手术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人体出现的排异反应,从而使移植的器官不能成活。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如果出现排异反应,那么你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人体的( B )
A. 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血小板
11.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12.2015年4月,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
第12题图
(1)截止到5月底,我国防控禽流感工作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H7N9禽流感病毒__,这类生物的结构特点是__没有细胞结构__。
(2)图中①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__控制传染源__;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__隔离治疗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__②③④⑦__(用图中序号填空)。
(3)如图所示,流感疫苗接种到人体中以后,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抗体__,从而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__特异性免疫__。
13.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六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小白鼠体内注入活的肺炎球菌。
③向乙组小白鼠体内注入高温杀死的肺炎球菌。
④大约经过两周时间的观察,甲组小白鼠全部死亡,乙组小白鼠存活。
⑤再向乙组小白鼠体内注入活的肺炎球菌,一段时间后,乙组小白鼠依然存活。
请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__乙组__是实验组,__甲组__是对照组。
(2)在①中,取的六只小白鼠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为什么? 一样,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3)通过实验可知,乙组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__特异性免疫__。
(4)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为什么?
【答案】会得病,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知识点 3 关节和肌肉运动
第14题图
14.如图是表示哺乳动物骨、肌肉和关节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第15题图
15.如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1]、[2]相当于两块__骨__,[3]、[4]相当于__骨骼肌__,[5]相当于__关节__。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__收缩__的过程,此时[3]应该处于__舒张__状态。
(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__肌腱__绕过__关节__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虚线表示的过程是__屈肘__动作。
(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至少需要__两__组肌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16.下面是有关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2014年死亡原因检测结果(部分)
死因
人数
死因排序
心脑血管疾病
23 520
1
肿瘤
6 424
2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693
5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83
7
材料二:疾病及部分原因
疾病
部分原因
肺癌
吸烟、空气污染等
糖尿病
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
材料三:杭州市各中小学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落实“阳光体育1小时”,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__非传染性__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或现代文明)病。
(2)检测结果显示,肺癌位居肿瘤的首位。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预防肺癌应做到__不吸烟、远离污染的空气__。
(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从计划免疫的角度看,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__接种疫苗__;从健康的生活习惯角度看,中小学生应做到__按时作息、加强体育锻炼__。
(4)营养过剩易引起“富裕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病、糖尿病和肥胖症),你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做到__合理膳食(或营养配餐)__。
(5)由材料三可以看出,健康的内涵应包括__身体__健康、__心理__健康和良好的__社会适应__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