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7 19: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源及其利用
1.煤是由地球上__古代的陆地植物因为地壳运动被埋藏在地下,在__缺氧__的条件下,经过复杂变化演变而成的。
2.石油是中生代和新生代时,由__低等生物遗骸__大量沉积在湖泊和浅海中转变而成的一种液态矿产。
3.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一次能源__和__二次能源__;根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不可再生能源__和__可再生能源__。
4.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两种能源是__煤__和__石油__,它们都属于__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__。__节约能源__,积极寻找替代煤和石油的__新能源__(如__核能__、__太阳能__、__风能__、__水能__、__生物质能__等),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5.__太阳__几乎是我们使用的各种能量的源泉;核能包括__裂变能__和__聚变能__两种类型,现阶段核电站是利用__裂变能__来发电,但是放射性的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限制了核电站的发展。__潮汐能__、__风能__、__生物质能__都是新型环保的能源。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D )
A. 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天然气
2.利用核能发电最重要的优点在于( C )
A. 投资少,效益高,技术要求高
B.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C.核燃料释放能量巨大,燃料运输量小
D.发电成本高
3.关于能源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火力发电无污染
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D.地热能是二次能源
4.下列能源中,全部属于矿物能源的一组是( B )
A. 水能、煤、氢能
B.煤、石油、天然气
C.风能、水能、原子能
D.太阳能、氢能、原子能
5.40多年来,我国能源消耗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D )
A. 煤炭为主—油、气为主
B.单一煤炭—油、气比重迅速增加
C.煤炭为主—水电、核电比重迅速增加
D.煤炭占绝对优势—煤炭为主的能源多样化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7.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的储藏量很大,煤中能量从根本上说来源于( B )
A. 细菌的分解和侵蚀作用
B.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地压的作用
D.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8.通常而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指( B )
A. 水能和石油 B.太阳能和风能
C.核能和煤炭 D.石油和生物能
第9题图
9.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C )
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B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10.经过连续7年的长途飞行,“卡西尼”号飞行器终于到达土星轨道,环绕土星飞行,并传回大量有关土星的信息。该飞行器的能源可能是( D )
A. 汽油 B.氢气
C.天然气 D.太阳能
11.太阳能是人们活动的主要能源,但人们直接利用的太阳能为数极少,原因是( C )
A. 太阳能能量巨大,难以利用
B.太阳辐射能中紫外线会伤害人体
C.太阳能能量分散、间断且不稳定
D.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高
12.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正是它们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最合理的对策是( D )
A. 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13.煤炭、石油的共同特点是( D )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③容易污染环境 ④由远古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变而成 ⑤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A. 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
C.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不会污染环境,开发前景广阔
D.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社会的进步和美好生活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我们要珍惜能源
第15题图
15.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16.氢能源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氢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两大优势:__产热量高__和__对环境无污染__。
(2)从能源分类角度来看,氢能源属于__二次能源__。
(3)1 kg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108J的热量,完全燃烧1 kg氢气,生成__9__kg的水,放出的热量能使__714.3__kg的水升高50 ℃。
C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7.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石油__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ABC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__A__。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 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 减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增加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
第17题图1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第17题图2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CD__。
A. 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第17题图3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O2+6H2C2H4+4H2O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