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8 07: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1.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__影响__和__改变__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__影响__和__变化__反作用于人类。
2.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有:__森林面积减少、__水资源短缺、__粮食减产__、__全球气候变化__、__能源消耗增加__等等,__环境问题__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C )
A. 白色污染
B.臭氧层被破坏
C.酸雨
D.温室效应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的环境问题是指( B )
A. 工业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源匮乏
D.生态破坏
3.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B )
A. 能源短缺
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
4.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南水北调工程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 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5.“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所体现的地理原理,最妥帖的是( B )
A.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资源、环境的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要切实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D.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可以循环使用
6.下面是世界人口发展表,分析下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针对人口的迅速发展,制定了什么政策?
世界人口发展阶段
经历时间
原始人口数→2亿
漫长时期
2亿→5亿
1600多年
5亿→10亿
约200年
10亿→20亿
130年
20亿→30亿
30年
30亿→40亿
14年
40亿→50亿
13年
结论:__人口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__。
政策:__计划生育__。
B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7.该幅漫画直接反映了( C )
第7题图
A. 我国的鱼越捞越少了
B.我国人口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C.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D.我国地大物博,要加强养鱼
8.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C )
A. 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
9.下列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
A. 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贮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B.现在很多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引起的
C.人类从环境中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都归还环境了,因此,环境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
D.人类无节制排放垃圾,使环境不堪重负,总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
10.下列漫画是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的家园的现象。
②《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③《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
④《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1.要想做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做法是( A )
A.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B.我行我素,按领导主观意志办事
C.顺其自然,靠天吃饭
D.短期效益,仅顾眼前利益
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
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
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四: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 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
(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__人口多、增长快__。
(2)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是__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__。
(3)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__资源短缺__。
(4)简要说明我国的环境状况__环境污染严重__。
C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3.目前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13题图
(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有机物__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_B__。
A. 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 cm层含量低于30~60 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利用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__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发电等;制沼气;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