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物与环境章末复习 练习卷(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生物与环境章末复习 练习卷(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8 14: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课
知识点 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D )
A. 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
B.柳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C.淡水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华
D.枫树在秋天落叶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知识点 2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的辨析
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B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冥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一条鲤鱼、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养鱼塘三者对应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B )
A. 个体、种群、群落
B.个体、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
D.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下列各项中,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C )
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
D.一个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比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大
B.一般来说,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
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D.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8.关于群落的结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在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表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现象
9.关于群落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B.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类型不同,这个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C.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温度和食物
D.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
10.生物群落A、B、C、D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如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回答以下问题。
群落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A
92
4
10
32
1
4
2
1
B
0
26
20
20
20
5
0
0
C
0
2
3
5
40
60
0
0
D
0
65
65
0
0
1
0
0
(1)在生物群落A的8个物种中,生产者最有可能是__物种1__,在生物群落C中,最高级的消费者最有可能是__物种2__。
(2)生态系统中,物种及生物数量越多,就越不容易受外来干扰的影响。阅读上表可知,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__A__群落,最大的是__D__群落。
(3)在生物群落D中,各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__C__。
A. 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知识点 3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A.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第12题图
12.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丁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B.甲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D.甲、乙、丙、丁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13.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 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导。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B )
A. 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物和环境能互相影响
第14题图
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中字母A~G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G__。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5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__G→F→E→B→A。
(3)若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中的B,则E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
(4)若某种在生物体内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了该生态系统,则该物质在__A__种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请简要说明原因:__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__。
第15题图
15.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第16题图
16.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第17题图
17.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C是指__消费者__,⑤是指__动物遗体被分解者利用__。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二氧化碳__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②]__呼吸__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_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_。
18.灵山湖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含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就连白鹭也留恋这里的环境,每年冬季到这里越冬。湖水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有鲢鱼、鳙鱼等鱼类。其中水蚤以硅藻为食,鳙鱼以水蚤为食。灵山湖连着周围的江河,湖底土质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是天然的蓄水池。
(1)灵山湖湿地是一个__生态系统__(填“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
(2)根据上面材料,写出灵山湖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__硅藻→水蚤→鳙鱼__。
(3)随着生活垃圾和污水不断排入灵山湖下游河流中,造成水的富营养化,结果水葫芦疯长,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的__含氧量__下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