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17 16: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宋明理学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Wsf.2009.9二、背景:一、含义:
什么是理学?
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道、佛儒(根本)(目的) 宋代儒学的特点是,儒家学者们大都不顾旧有的传注,他们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提出了儒家自身对宇宙的形成和人的本性的看法, 因涉及天理人性,因此被称为“性理之学”,简称“理学”。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龙门石窟(河南洛阳)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与上两张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探究问题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宋明理学兴起的必要性——汉代以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新思想流行,道教的兴起,尤其佛教的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3)唐末五代以后,已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三教并行”儒学地位受到冲击!2、宋明理学兴起的可能性——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复兴运动的背景
①唐代韩愈和李翱的复兴儒学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②北宋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2)概况:
韩愈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道统”的思想
北宋士大夫推崇《 春秋 》中的“尊王攘夷”之旨,认为要巩固统治,必须复兴儒学。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探究二 儒学的创立、成熟与发展(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及主张(1)周敦颐:(2) 邵雍:(3)张载:(4)程颢、程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重新……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其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奠定基础形成(二)理学的成熟1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贡献(1)在理气关系方面: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2)理学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强调个人学习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3)政治理论方面: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还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4)理学经典方面: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2 朱熹理学的影响:朱熹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方法论
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社会政治观:
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
——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陆


学陆

渊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②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内心反省)③反对“格物致知” 王守仁(阳明心学)(明代)心学集大成者①思想核心:“致良知”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知行合一”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的新发展。开创者心学的基本内涵:
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心学出现的影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陆九渊课堂活动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材料二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知行合一”王守仁心学的方法论
—如何把握 “理”?
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
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
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
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清戴震:“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残忍的童年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探究问题三:如何评价宋明理学宋明 理学的出现与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五、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1、同:2、异:①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
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探究问题四: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体会词语
蛮不讲理 天理何在 理所当然
天理难容 天理昭彰
同心同德 心领神会 眼不见心不烦
心想事成
巩固练习1、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
?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BC3.宋明理学的建立:
A、力图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能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
B、一开始就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C、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毫无积极作用可言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当完全肯定
4.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5、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B6.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对他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D、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省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观点与下列哪种哲学思想吻合
A孔孟之说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