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4)(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4)(人民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1-13 14: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②内容是在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③它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发展规律④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洪湖赤卫队》属于
A.歌剧 B.芭蕾舞剧 C.音乐舞蹈史诗 D.短篇小说
3.下列文学作品体裁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谁是最可爱的人》 B.《林海雪原》 C.《红岩》 D.《创业史》
4.“文革”中文学艺术惨遭摧残开始于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C.《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的发表 D.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发表
5.“文革”时期,中国老百姓
A.可以看到各种地方剧种 B.只能看到八个“样板戏”
C.可以搞反映古代帝王将相的文艺创作 D.能够读《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6.社会主义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人民报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让文艺创作呈现勃勃生机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7.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B.提出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即“二为”方向
C.文艺百花园“百花齐放”,文艺精品不断出现
D.《上甘岭》、《青春之歌》、《李双双》等电影艺术争奇斗艳
8.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将是
A.希腊雅典 B.中国北京
C.美国洛杉矶D.韩国汉城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奥运冠军是
A.陈镜开 B.许海峰
C.郑风荣 D.李宁
10.中国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都居金牌榜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11.关于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教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人农民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12.确定新中国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文革”期间,中国的教育质量
A.严重下降 B.停滞不前
C.显著提高 D.没有进步
14.“文革”期间的“臭老九”指的是
A.各级党委、政府中的当权派 B.广大知识分子
C.工人和农民 D.爱国民主人士
15.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其内容不包括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基层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
16.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7.“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一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是基本实现了两基。两基指的是
A.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基本实现了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基本实现了办学硬件的现代化
C.基本与国际接轨,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1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很快成立了科学院,这充分表明
A.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政权的巩固需要科技作后盾 D.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20.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中国的科技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C.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新中国 D.中国具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22.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
A.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实施“863”计划 D.实施“火炬计划”
23.2001年12月初,中国第一条铋系高温超导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超导材料技术并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先进国家之一,我国从研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我国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4.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意义?
①巩固国防②增强国力③造福人类④促进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5.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原因有
①党和政府的重视②先进制度的保证③经济建设的推动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1分,计21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 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政治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多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它们去说,不干涉它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摘自毛泽东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过去的戏总是那一套,帝王将相,小姐丫环,保镖的是黄霸天,搞这一套不行。……一个时期,《戏剧报》尽宣传牛鬼蛇神……文化部不管文化,封建的、帝王将相的、才子佳人的东西很多,文化部不管……如不改变,就改名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或“外国死人部”。
——摘自196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目前我国文艺欣欣向荣,我们还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提倡各种学术争论,在争论中学术才有所发展。……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也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摘自1998年10月《光明日报》所载李瑞环的讲话
请回答:(1)上述有关我国文艺工作的三个讲话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遭到了空前的摧残,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一致性是什么?又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从我国文艺工作方针的变化中吸取怎样的教训?(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7分,计29分。
28.概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采取的重大举措。
29.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上述领域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并分析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A4.D5.B6.A7.D8.B9.B10.D11.D12.C13.A14.B15.B16.B17.A18.D19.A20.C21.B22.A23.B24.A25.B
二、材料解析题
26.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正确认识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经过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1962年周恩来重新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1978年邓小平更加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共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问题。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7.(1)材料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即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出现勃勃生机,产生一大批在新中国文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材料二:“左”倾错误影响到文艺创作领域;文艺界的空气紧张。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李瑞环作了上述讲话;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2)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使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遭到了空前的摧残。(3)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借鉴西方国家的文明成果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说明这一政策是繁荣我国文艺创作的正确政策。(4)文艺创作应遵循双百方针,不能实行文化专制,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文化的需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问答题
28.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1995年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恢复高考,使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气;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把教育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教育立法,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使教育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大力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恢复高考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分配制度,发展高等教育。
29.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成就:原子能技术,1964年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空航天技术,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电子计算机技术,1983年我国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其它领域,我国于2001年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如建国后,人民政府很快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科研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经济与科技的结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奋斗和崇高的献身精神。(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成就和技术。(说明:例子不必与参考答案中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