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物质有纯与不纯之分》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物质有纯与不纯之分》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2 17: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物质有纯与不纯之分不知道大家喝过没喝过蒸馏水呢?如果喝过,想必大家一定会有一个问题,蒸馏水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呢?何谓蒸馏水和自来水 蒸馏水是经加热蒸发后,在锅盖上收集到的液化的水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区别一,得到两种水的方式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蒸馏水制作方式 蒸馏水的制作是把源水煮沸后令其蒸发冷凝回收,要大量耗费热能。造价不会太低。用于制作蒸馏水的源水中的其它遇热蒸发物质,也就随着蒸馏水的生成而冷凝到蒸馏水中,如对健康有害的酚类、苯化合物,甚至可蒸发的汞等。要想得到纯净水或超纯水,必须经过二次、三次的蒸馏还得增加其它纯净手段。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纯净,通常含有钙、镁、铁等多种盐,还含有机物、微生物、溶解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悬浮物等。用蒸馏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挥发组成。用蒸馏法,并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获取质量较高的蒸馏水。
①排去初始馏分(约占原水的20%),因为挥发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馏分中。
②排去残留部分(约占原水的20%),因为很多不挥发组分集中在残留水中。
③添加某些物质以利于蒸馏。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变成难挥发组分,添加KMnO4 可氧化水中的有机物。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自来水的处理过程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
然后经过沉淀、沙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现在国家规定要用PP管,而不是以前常用的铁管,因为时间一长铁管就会生锈,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最终分流到用户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区别二,水质不同的制作和处理的方法,造就了不同的水质
1 灼烧渣含量 (≤0.01 %)
2 锰(Mn)含量 (≤0.00001%)
3 铁(Fe)含量 (≤0.0004 %)
4 氯(Cl) (≤0.0005 %)
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0.0002 %)
6 透明度 (mm) 无色透明
7 电阻率(25℃) (≥10x104 Ωcm)
8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3 %)
9 铵(NH4)含量 (≤0.0008 %)
10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0.005 %)以上是蒸馏水的水质,蒸馏水一般视为纯净物,不含杂质 。常饮蒸馏水就等于放弃了从水中获得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5%的来源。
接下来的是自来水的水质  色度≤15度
  浑浊度≤3度
  嗅和味 不得有异嗅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450
  铁 mg/L 0.3
  锰 mg/L 0.1
  铜 mg/L 1.0
  锌 mg/L 1.0
  挥发酚(以苯酚计) 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0.3   硫酸盐 mg/L 250
  氯化物 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氟化物 mg/L 1.0
  氰化物 mg/L 0.05
  砷 ug/L 50
  硒 ug/L 10
  汞 ug/L 1
  镉 ug/L 10
  铬(六价铬) mg/L 0.05
  铅 ug/L 50
  银 ug/L 50
区别三,纯净程度蒸馏水实际上就是纯净水。
自来水不纯净,里面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例如:Ca2+、Mg2+、Cl-等杂质。水垢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小试管倒入约 2ml石灰水,备用。
(3)将少量的汽水倒入大试管中,连接仪器,将导管通入石灰水中。
(4)振荡大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大试管中不断冒出气泡,
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原理1、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碳酸钙+盐酸 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如何除水垢?K金
1.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我国的K金在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K金的形成及特点 K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K金饰品的特点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又可配制成各种颜色,且不易变形和磨损。K金的颜色
黄色---9.5%银+15.5%铜
红色---25%银
蓝色---25%铁
玫瑰红---25%铜
咖啡色---6.25%银和其他金属
还有最常见的白色--75%黄金+25%银、铜、锌、等其他贵金属K金的流行趋势 K金首饰在欧洲甚为流行,尤其以意大利K金首饰闻名世界。目前市面上很流行很时尚的K-GOLD,就是特指含量在14-18K之间的意大利工艺的K金首饰。 K金的种类K 金是以黄金为主的合金,即在黄金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属(如铜、银、锌、镍等),这种合金在珠宝首饰行业内称为 K 金。 K 金的成色以K值表示,并以纯金当24K折算 ,即黄金含量为75%;14K=58.5%,即黄金含量为58.5%;12K=50%,即黄金含量为50%。 K 金的颜色取决于其所含其它金属的种类和数量。天然黄金呈典型的金黄色,但为了增加其硬度、耐用度及颜色变化,黄金可与其它金属混合形成不同颜色的合金。颜色变化可由浅黄至玫瑰红,又或是白色。于黄金中加铜及银可变成黄色的 K 金,加入较大比例的银可变成白色金,而加入铜可合成红色或粉红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