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教案(1)(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教案(1)(人民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2-02 19: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对比,认识到西方人文精神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并发展到启蒙运动时,相应地,人们也开始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从而更加明确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
掌握本课涉及的诸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辨明其差异,明确其继承关系,认识到他们各自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课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本课思想家的介绍性读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以加深其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位思想家的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伏尔泰并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以及公开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康德的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区分等等。为此,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其合理的一面,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只有如此借鉴,它们方能为我所用,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难点】
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三)课程讲授
【导入新课】
思考:什么是“启蒙”?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讲授新课】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 18世纪上半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实行极权统治,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3.自然科学的发展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核心
思考:什么是理性主义?
(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三、成就
(一)兴起——英国
1、霍布斯
(1)代表作《利维坦》
(2)思想主张天赋人权、国家是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
2、洛克
(1)代表作《政府论》
(2)思想主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主张限制公权。
(二)高峰——法国
1、伏尔泰
(1)人物简介
(1694—1778),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伏尔泰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他曾写诗讽刺法国封建贵族,因而遭到逮捕、监禁、放逐。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为导师。
(2)思想主张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们粉碎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都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
2、孟德斯鸠
(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2)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3、百科全书派
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许多启蒙思想家和科学家一起编纂了一部《百科全书》,收集了当时最优秀的科研成果,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随其出版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它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4、卢梭
(1)人物简介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
(2)思想主张
宣称“人生而自由”,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撕毁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这就是“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扩展——德国
康德
(1)简介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为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思想主张
继承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对自由和平等作了许多限制,不赞成为了自由进行暴力革命,平等也只有法律的平等而没有经济的平等
四、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1、对欧洲的影响
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
④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2、对世界的影响
①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②美洲:鼓舞了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
③亚洲:鼓励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探究一】: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
(1)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
(2)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主张实行法治
【探究二】: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不同点:
①背景:文’:14-16世纪资产阶级萌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有明显的差异
启’: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地区:文’:意大利→欧洲 启’:英国法国→欧洲
③中心:文’:意大利 启’:法国
④内容:文’:①矛头:天主教会;②未形成成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③批判旧秩序;
启’:①矛头:天主教会、封建制度;②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③提出了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
⑤影响:文’: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启’有直接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
启’: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探究三】:启蒙运动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何新的发展?为何有这些新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什么?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政治地位。
(四)小结:
启蒙运动是西方历史继智者运动、文艺复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浪漫主义是启蒙运动中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