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能源及其利用(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能源及其利用(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6 17: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源及其利用》 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 石油 B. 风能 C. 天然气 D. 核能
2.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太阳能
3. 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 )
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 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 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 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 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4.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 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 “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5. 东北某城市5月11日规定拔掉140户企业事业单位的燃油小锅炉,并入热网集中供热。这种做法可以( )
A.提高燃料的热值 B.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使燃料完全燃烧 D.以上都不对
6. 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增加到,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至。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 D.太阳能、风能、水能
7. 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
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8. 韩国和日本近几年酸雨危害十分严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电比重太高 D.中国农业大量燃烧秸杆和薪碳林
9. 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正是它们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最合理的对策是( )
A. 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10. 小明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有一条总结的内容有错误,请你帮他挑出来( )
A. 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B. 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C. 木材、草类和肉类等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生物质能
D. 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例子
11. 我们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应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作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应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不符合理想能源必要条件的是( )
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C.必须足够安全、清洁 ,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D.必须足够昂贵,可以保证节约使用
12. 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
C.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不会污染环境,开发前景广阔
D.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社会的进步和美好生活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我们要珍惜能源
13. 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地热能属于化石能源
C. 工厂燃烧的煤属于二次能源 D.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二、填空题
14. 能源的种类有很多。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________能源(煤、石油、天然气)、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能、________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根据能源________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______能源与二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称为________能源。根据能源能否________,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________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能源。
15. ________能是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的来源。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________或________地来源于________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________的能源。太阳能存在明显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等特征这对人们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出了挑战。原子核能包括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两种类型。
16. 在舟山渔区成为现实。舟山市将在1000艘渔船上安装“风光互补发电”装置。“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器、蓄电池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寿命为20年,蓄电池约4年更换一次,项目价格如下表:
项目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
充电器
蓄电池
安装费
价格(约)
5000元
4000元
1000元
2000元
2000元
⑴“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中的风力发电机是根据___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
⑵渔船通讯、导航及照明用电原来是通过燃烧柴油发电提供的,如果柴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占柴油质量的84%,且完全燃烧时全部碳元素均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完全燃烧1千克柴油将释放_______千克二氧化碳;
⑶“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为500瓦,正常工作1小时可产生多少电能?如图是不同发电方式的CO2排放量,若在1000艘渔船上安装这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则与燃油发电相比,一天(正常发电8小时)至少减少CO2排放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想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安装这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若该装置平均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目前电费价格约为0.54元/千瓦时,请你帮他通过计算决定是否安装这套装置。_______
三、探究题
17.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_______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Ⅰ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_______;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18.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展出了“微藻制油”新技术,在长长的U型密闭玻璃管里,培养着来自海洋的某种微藻。白天,阳光和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微藻创造出适宜的生长条件;夜晚,给微藻“喂食”工业废水让它们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制造油脂,进而制得高质量的“生物柴油”。
(1)白天有光时,这种微藻能进行_______作用而自养生活;夜晚无光时,又能直接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
(2)微藻制油与种植玉米、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制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①实现工业废物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②单位产油量高达玉米的数百倍等。根据提供的信息再补充一点优势_______。
在渔船上安装“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发电,以节省燃油
19. 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级)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
其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填序号)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 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用来吸收SO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固硫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你认为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________,目前要实现这个途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制出________。
(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使用乙醇汽油。某市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 粮食——陈化粮出现,人们用陈化粮来生产酒精,其过程为:陈化粮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试写出由葡萄糖(C6H12O6)制取酒精(C2H5O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能源及其利用》 习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A、石油,是化石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
B、风能,可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可再生能源,B正确;
C、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
D、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
2.【答案】D
【解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不是清洁能源,所以A、B、C错误;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D选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是一种浪费能源的行为; 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是节约能源的行为;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杯子的原料主要是植物,是浪费能源的行为;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可以少消耗电能,是节约能源的行为;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水的循环使用有利用节约能源,②④⑤正确,C选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A.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而不是固态的天然气,故错误;
B.可燃冰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故正确;
C.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缓慢形成的,故错误;
D.可燃冰属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5.【答案】B
7.【答案】C
【解析】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解决了能源问题,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治温室效应,不合题意;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既浪费资源与能源,又有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加以综合利用,不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中国目前能源消耗占首位的是煤炭。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A、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这是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总结正确,A错误;
B、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电能是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得到的属二次能源,且各行各业中的工具都需要电能推动,总结正确,B错误;
C、木材、草类和肉类等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生物质能,生命体内储存着化学能称生物质能,总结正确,C错误;
D、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例子,地热能可通过放射性元素衰变等方式短时间得到补充,属可再生能源,总结错误,D正确。
11.【答案】D
12.【答案】A
【解析】A、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但是煤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但是核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的能源,前景广阔.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社会的进步和美好生活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我们要珍惜能源.因为我们现在的能源支柱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A、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可再生能源,A正确;
B、地热能属于化石能源,地热能不属于化石能源,B错误;
C、工厂燃烧的煤属于二次能源,煤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次能源,C错误;
D、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利用的是核裂变能来发电的,D错误。
14.【答案】化石;太阳;水;风;生物质;获取方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再生;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能源的种类有很多。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称为二次能源。根据能源能否再生,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5.【答案】太阳能;直接;间接;太阳能;污染环境;分散性;间断性;裂变能;聚变能
【解析】太阳能是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的来源。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太阳能存在明显的分散性、间断性等特征这对人们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出了挑战。原子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类型。
16.【答案】⑴电磁感应 ⑵3.08
⑶W=Pt=0.5千瓦×1小时=0.5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000×8×0.5千瓦时×(0.42—0.16)千克/千瓦时=1040千克
⑷二十年电费=20×365×8×0.5千瓦时×0.54元/千瓦时=15768元
风光互补发电成本=5000元+4000元十1000元+2000元×5+2000元=22000元
因为风光互补发电成本高于二十年电费,所以不经济,建议不安装该装置。
17.【答案】石油;ABC;A.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CD 2CO2+6H2→C2H4+4H2O.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为:石油;ABC;
(2)因为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的颗粒物,故A说法错误;而“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说法正确,故选A.
(3)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可推测: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故填: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4)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
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
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
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18.【答案】⑴光合 ⑵受天气条件限制少,可全天候生产;不需直接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微藻生长周期短等
19.【答案】(1)②⑧⑨⑩ (2)CaO+ SO2 Ca SO3 (3)光分解海水;催化剂 (4)C6H12O6 2C2H5OH+2CO2↑
【解析】(1)根据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特点,①煤、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等直接可从自然界获取为一次能源。②汽油,从石油中提炼得到;⑧电能,通过一次能源消耗得到;⑨氢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得到;⑩酒精通过食物发酵得到;所以②⑧⑨⑩不属于一次能源; (2)根据题中的反应物及反应类型可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SO2Ca SO3; (3)水中得到氢气,我们学过的有电解水的方法,但此法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不可取。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如能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得到氢气,才是最佳途径,所以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光分解海水,目前要实现这个途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制出催化剂; (4)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 故答案为:(1)②⑧⑨⑩;(2)CaO+ SO2Ca SO3;(3)光分解海水;催化剂;(4)C6H12O62C2H5OH+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