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弹力》北京课改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弹力》北京课改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6 19: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弹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及设计表格的能力。
4、了解范性形变。
(二)过程与方法
1、动手实验操作、探究。
2、交流与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弹力的概念。
2、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弹力概念的引入。
2、通过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我们身边存在的力了,那我们今天想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看过由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请举手。
想不想回顾一下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
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郭靖弯弓射雕,一箭双雕的镜头。今天我把郭靖射雕的弓箭借来了,哪位同学有兴趣上来表演一下?弓为何能将箭射得很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自然能够理解。
新课讲解:
一、复习,力是什么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当物体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后,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速度或动量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形变的都称为“力”。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二、形变和弹力
1、形变
试一试:
同学们,请你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气球,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然后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议一议:
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
那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你们自己的实验现象,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形变吗?
2、弹力
想一想:
我们用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师:大家都看过跳水比赛,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什么变化?
师: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后,会怎样?
师: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师:由此说明,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师: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产生弹力?
师: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
师: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的都是比较柔软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它们会发生形变。
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坚硬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只有有弹性的物体才会产生形变。比如,人走在水泥楼板上时,楼板并没有形变,只有走在木制地板上时,才会使木板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吗?
师:那我们就以坚硬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形变为主题,请同学们分为正方和反方来辩论一下。正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会发生形变。
反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师:通过刚才的小型辩论会,各方有各方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小实验。
观察:
将一只烧瓶中灌满带颜色的水,然后将瓶口用橡皮塞塞紧,穿过橡皮塞向瓶中插一根空心细玻璃管,然后用双手挤压瓶身,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
思考:水面为什么会升高?
教师总结:看来,不仅是软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形变,只是我们用肉眼直接观察不易看出。在外力作用下,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三、力的测量
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观察:
1、将塑料板搭放在两个木块之间,观察塑料板。在塑料板的中间放一个重物、两个重物,观察塑料板的形变情况。
2、用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的一端,逐渐增大拉力,观察弹簧的形变情况。
猜想:
以上观察表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作用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物体的形变量可能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设计实验:
实验数据:
钩码数
记录 0 1 2 3 4
直尺示数/mm
弹簧的伸长量/mm
演示实验:用较大的力拉弹簧,撤去外力后,弹簧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