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水平测试讲义(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 )年,孙中山在日本 组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 ”,
将“ ”定为政治纲领。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A、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 推翻清王朝统治。(前提)
B、民权:即“创立民国”,进行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
C、民生:即“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核心地价,增价归公。(发展、补充)
(局限: ; 。)
2、理解新三民主义
十月革命后,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改组国民党。 年国民党 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形成,国民大革命开始。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标志三民主义发展为 。
发展:民族主义中, 。
民权主义中, 。
民生主义中, 。
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总述意义:
(性质)是 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中国任人民要求 和 的共同愿望。
(具体作用):
(因为新三民主义在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A、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提出“ ”思想: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文章了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完整阐述“ ”。
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内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等。
其中最具创造性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1945年春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1949-1956):
提出“一化三改造”的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提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和平赎买”政策。
发表《 》,创造性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发表《 》,提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注意农轻重比例的协调发展。
发表《 》,阐述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 》的讲话,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施行( )的伟大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改革开放的起点,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1992年春,发表“南方谈话”,回答了“ ”,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1992年秋,党的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体系化的标志是
(5))(其他:20世纪80年代,提出“ ”的构想,成为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80年代提出“ ”,成为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等)
(6) 年,中共 大,使用“ ”的概念,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A、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 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B、抓住“ ”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9、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主题:“ ”;实质:执政为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共同的思想精髓是: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