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4章 平行四边形
本章复习与测试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平行四边形》阶段性测试(6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平行四边形》阶段性测试(6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26 12:48:08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阶 段 性 测 试(七)
[考查范围:第4章 4.4~4.6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用反证法证明“x>1”时应假设( D )
A.x>-1 B.x<1 C.x=1 D.x≤1
2.平行四边形ABCD与等边△AEF如图放置,如果∠B=45°,则∠BAE的大小是( A )
A.75° B.70° C.65° D.60°
3.根据图中所给边长的长度及角度,判断下列选项中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为( B )
A B C D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AD的三等分点,G,H是BC的三等分点,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 D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在四边形ABCD中: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从以上条件中选择两个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 B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符合条件的有4种,分别是:①②、②④、①③、③④.
6.如图,△ABC的周长为19,点D,E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N,∠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M,若BC=7,则MN的长度为( C )
A. B.2 C. D.3
【解析】 ∵BN平分∠ABC,BN⊥AE,
∴∠NBA=∠NBE,∠BNA=∠BNE.
在△BNA和△BNE中,
∵
∴△BNA≌△BNE,∴BA=BE,
∴△BAE是等腰三角形.
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
∴点N是AE中点,点M是AD中点(三线合一),
∴MN是△ADE的中位线.
∵BE+CD=AB+AC=19-BC=19-7=12,
∴DE=BE+CD-BC=5,
∴MN=DE=.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如图所示,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结AB,AD,CD,得(ABCD,判定的依据是__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__.
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的第一步应假设:__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直角__.
9.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且AE⊥BC于点E,DE平分∠CDA,若BE∶EC=1∶2,则∠BCD等于__120°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AD=4,∠ABC=60°,过BC的中点E作EF⊥AB,垂足为点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则△DEF的面积是__2__.
三、解答题(共50分)
11.(8分)完成下面的证明,用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2.
求证:直线a不平行于直线b.
证明:假设__a∥b__,那么∠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这与已知的__∠1≠∠2__矛盾,
∴假设__a∥b__不成立,
∴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
12.(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E⊥AD交BD于点E,CF⊥BC交BD于点F,且AE=CF.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E⊥AD,CF⊥BC,
∴∠EAD=∠FCB=90°.
∵AD∥BC,
∴∠ADE=∠CBF.
∵AE=CF,
∴△AED≌△CFB(AAS),
∴AD=BC.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3.(12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1=∠2.求证:
(1)BE=DF;
(2)AF∥CE.
第13题图 第13题答图
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5=∠3.
∵∠1=∠2,∴∠AEB=∠4.
在△ABE和△CDF中,
∵
∴△ABE≌△CDF(AAS).
∴BE=DF.
(2)由(1)得△ABE≌△CDF,∴AE=CF.
∵∠1=∠2,∴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CE.
14.(12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G∥AC,在BG上取点E,连结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F=EF.
(2)如果AD=2,∠ADC=60°,AC⊥DC于点C,AC=2CF,求BE的长.
第14题图
第14题答图
解:(1)证明:连结BD交AC于点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
∵BG∥AF,∴DF=EF.
(2)∵AC⊥DC,∠ADC=60°,AD=2,
∴AC=.
∵OF是△DBE的中位线,∴BE=2OF.
∵OF=OC+CF,∴BE=2OC+2C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2OC.
∵AC=2CF,∴BE=2AC=2.
1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5,1),点C在直线y=2x-3上运动,点D在直线y=0.5x上,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
解:如图,
∵A(2,1),B(5,1),
∴AB=5-2=3,AB∥x轴.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B=CD=3.
设D,则C,
而C在直线y=2x-3上,
∴2(t+3)-3=t,解得t=-2,
∴D(-2,-1).
阶 段 性 测 试(七)
[考查范围:第4章 4.4~4.6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用反证法证明“x>1”时应假设( )
A.x>-1 B.x<1 C.x=1 D.x≤1
2.平行四边形ABCD与等边△AEF如图放置,如果∠B=45°,则∠BAE的大小是( )
A.75° B.70° C.65° D.60°
3.根据图中所给边长的长度及角度,判断下列选项中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AD的三等分点,G,H是BC的三等分点,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在四边形ABCD中: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从以上条件中选择两个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如图,△ABC的周长为19,点D,E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N,∠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M,若BC=7,则MN的长度为( )
A. B.2 C.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如图所示,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结AB,AD,CD,得(ABCD,判定的依据
是____.
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的第一步应假设:____.
9.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且AE⊥BC于点E,DE平分∠CDA,若BE∶EC=1∶2,则∠BCD等于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AD=4,∠ABC=60°,过BC的中点E作EF⊥AB,垂足为点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则△DEF的面积是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11.(8分)完成下面的证明,用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2.
求证:直线a不平行于直线b.
12.(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E⊥AD交BD于点E,CF⊥BC交BD于点F,且AE=CF.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3.(12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1=∠2.求证:
(1)BE=DF;
(2)AF∥CE.
第13题图 第13题答图
14.(12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G∥AC,在BG上取点E,连结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F=EF.
(2)如果AD=2,∠ADC=60°,AC⊥DC于点C,AC=2CF,求BE的长.
第14题图
第14题答图
1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5,1),点C在直线y=2x-3上运动,点D在直线y=0.5x上,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
阶 段 性 测 试(八)
[考查范围:第4章 4.1~4.6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00°,则∠A的度数是( A )
A.100° B.160° C.80° D.60°
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C )
A.8 B.9 C.10 D.11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 B )
A.假定CD∥EF
B.假定CD不平行于EF
C.已知AB∥EF
D.假定AB不平行于EF
5.如图所示,小贤同学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ABCD,B与D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动框架,观察所得四边形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四边形ABCD由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
B.BD的长度变大
C.四边形ABCD的面积不变
D.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
6.在面积为60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直线BC于点E,作AF⊥直线CD于点F,若AB=10,BC=12,则CE+CF的值为( D )
A.22+11
B.22-11
C.22+11或22-11
D.22+11或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7.五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__3∶2__.
8.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 且AE=4,则AB的长为__4__.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点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BH⊥AC,垂足为H,DE=8 cm,则FH的长为__8__ cm.
1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则(ABCD的周长等于__12或20__.
11.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结EF,CF,那么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是__3__.
①∠DCF=∠BCD;②EF=CF;③S△BEC=2S△CEF;④∠DFE=3∠AEF.
三、解答题(共45分)
12.(6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AF分别为BC,CD上的高,且∠EAF=40°.求平行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
【答案】 平行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140°,40°,140°,40°.
13.(7分)作出与△ABC关于点E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解:依次作出点A,B,C关于点E的中心对称点A′,B′,C′,顺次连结,则△A′B′C′为所求作的图形,所作图形如下所示.
14.(10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BAC=90°,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CA延长线上,∠FDA=∠B,AC=9,AB=12,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
解:在Rt△ABC中,
∵AC=9,AB=12,∴BC==15,
∵E是BC的中点,∴AE=BE=7.5,
∴∠BAE=∠B.
∵∠FDA=∠B,∴∠FDA=∠BAE,
∴DF∥AE.
∵D,E分别是AB,BC的中点,∴DE∥AC,DE=AC=4.5.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EDF的周长=2×(4.5+7.5)=24.
1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求证: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DAC=∠BCA.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AC=∠DAC,∠ECA=∠BCA,∴∠GAC=∠ECA,
∴AG∥CE.又∵AE∥CG,
∴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
16.(12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点E在△ABC内,AE平分∠BAC,CE⊥AE,点F在边AB上,EF∥BC.
(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
(2)线段BF,AB,AC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第16题图 第16题答图
解:(1)证明:延长CE交AB于点G,
∵AE⊥CE,∴∠AEG=∠AEC=90°.
在△AGE和△ACE中,
∵
∴△AGE≌△ACE(ASA).∴GE=EC.
∵BD=CD,∴DE为△CGB的中位线,
∴DE∥AB.
∵EF∥BC,∴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
(2)解:BF=(AB-AC).证明如下:
∵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BF=DE.
∵D,E分别是BC,GC的中点,
∴BF=DE=BG.
∵△AGE≌△ACE,∴AG=AC,
∴BF=(AB-AG)=(AB-AC).
阶 段 性 测 试(八)
[考查范围:第4章 4.1~4.6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00°,则∠A的度数是( )
A.100° B.160° C.80° D.60°
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9 C.10 D.11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 )
A.假定CD∥EF
B.假定CD不平行于EF
C.已知AB∥EF
D.假定AB不平行于EF
5.如图所示,小贤同学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ABCD,B与D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动框架,观察所得四边形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四边形ABCD由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
B.BD的长度变大
C.四边形ABCD的面积不变
D.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
6.在面积为60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直线BC于点E,作AF⊥直线CD于点F,若AB=10,BC=12,则CE+CF的值为( )
A.22+11
B.22-11
C.22+11或22-11
D.22+11或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7.五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____.
8.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 且AE=4,则AB的长为____.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点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BH⊥AC,垂足为H,DE=8 cm,则FH的长为____ cm.
1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等于____.
11.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结EF,CF,那么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是____.
①∠DCF=∠BCD;②EF=CF;③S△BEC=2S△CEF;④∠DFE=3∠AEF.
三、解答题(共45分)
12.(6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AF分别为BC,CD上的高,且∠EAF=40°.求平行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
13.(7分)作出与△ABC关于点E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14.(10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BAC=90°,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CA延长线上,∠FDA=∠B,AC=9,AB=12,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
1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求证: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
16.(12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点E在△ABC内,AE平分∠BAC,CE⊥AE,点F在边AB上,EF∥BC.
(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
(2)线段BF,AB,AC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第16题图 第16题答图
阶 段 性 测 试(六)
[考查范围:第4章 4.1~4.3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C )
A.180° B.360° C.540° D.600°
2.下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但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A B C D
3.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C )
A. 8 B. 9 C. 10 D. 11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C=BD,∠C=74°,则∠ADB的度数是( C )
A.16° B.22° C.32° D.68°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MNEF的两条对角线ME,NF交于原点O,点F的坐标是(3,2),则点N的坐标是( A )
A.(-3,-2) B.(-3,2)
C.(-2,-3) D.(2,3)
6.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平分∠BCD交AB于点E,交BD于点F,且∠ABC=60°,AB=2BC,连结OE,下列结论:①∠ACD=30°;②S(ABCD=AC·BC;③OE∶AC=1∶4.其中正确的有( C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ADC=60°,∠BAD=∠DCB=120°.
∵CE平分∠BCD交AB于点E,∴∠DCE=∠BCE=60°.
∴△CBE是等边三角形,∴BE=BC=CE,
∵AB=2BC,∴AE=BC=CE=BE,
∴∠ACB=90°.
∴∠ACD=∠CAB=30°,故①正确;
∵AC⊥BC,∴S平行四边形ABCD=AC·BC,故②正确.
在Rt△ACB中,∠ACB=90°,∠CAB=30°,
∴AC=BC.
∵AO=OC,AE=BE,∴OE=BC,
∴OE∶AC=.
∴OE∶AC=∶6;故③错误.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的外角和为300°,∠D=__120°__.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8__.
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6,BD=8,设AB=a,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1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若AD=6,AC+BD=16,则△BOC的周长为__14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已知 AB=3,AC=1,∠D=90°,△DEC 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则AE的长是____.
12.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
【解析】 ∵==,==,
∴S1=S△AOB,S2=S△BOC.
∵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S△AOB=S△BOC=S(ABCD,
∴==.即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三、解答题(共40分)
13.(8分)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和点P,求作平行四边形ABCD,使点P是它的对称中心.
第13题图
第13题答图
解:如图所示.
作法:①连结AP并延长至点C,使PC=PA.
②连结BP并延长至点D,使PD=PB.
③连结BC,CD,DA.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14.(10分)如图所示,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AM∥CN,求证:AN=CM.
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BD=∠BDC.
∵AM∥CN,∴∠AMN=∠CNM,
∴∠AMB=∠CND,
∴∠BAM=∠NCD,
∴△ABM≌△CDN(ASA),∴AM=CN.
在△AMN和△CNM中,
∵
∴△AMN≌△CNM(SAS).
∴AN=CM.
15.(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CD上截取AF,CE,使得AF=CE,连结EF,点M,N是线段EF上两点,且EM=FN,连结AN,CM.
(1)求证:△AFN≌△CEM;
(2)若∠CMF=107°,∠CEM=72°,求∠NAF的度数.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AFN=∠CEM.
∵FN=EM,AF=CE,
∴△AFN≌△CEM(SAS).
(2)解:∵△AFN≌△CEM,
∴∠NAF=∠ECM.
∵∠CMF=∠CEM+∠ECM,
∴107°=72°+∠ECM,
∴∠ECM=35°,∴∠NAF=35°.
16.(12分) (1)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如图1中,△ABC的内角和∠1+∠2+∠3=180°,那么在图2中,四边形的内角和∠1+∠2+∠3+∠4=________.
(2)我们知道平角等于180°,图1中∠1+∠4=________;
(3)求图1中∠4+∠5+∠6的大小,图2中∠5+∠6+∠7+∠8的大小.
解:(1)由图2知,四边形的内角和∠1+∠2+∠3+∠4=180°×2=360°,
故答案为360°;
(2)图1中∠1+∠4=180°,
故答案为180°;
(3)∠4+∠5+∠6=180°-∠1+180°-∠2+180°-∠3
=180°×3-180°=180°×2=360°,
∠5+∠6+∠7+∠8=180°-∠1+180°-∠2+180°-∠3+180°-∠4
=180°×4-180°×2=180°×2=360°.
阶 段 性 测 试(六)
[考查范围:第4章 4.1~4.3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
A.180° B.360° C.540° D.600°
2.下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但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C=BD,∠C=74°,则∠ADB的度数是( )
A.16° B.22° C.32° D.68°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MNEF的两条对角线ME,NF交于原点O,点F的坐标是(3,2),则点N的坐标是( )
A.(-3,-2) B.(-3,2)
C.(-2,-3) D.(2,3)
6.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平分∠BCD交AB于点E,交BD于点F,且∠ABC=60°,AB=2BC,连结OE,下列结论:①∠ACD=30°;②S(ABCD=AC·BC;③OE∶AC=1∶4.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的外角和为300°,∠D=____.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
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6,BD=8,设AB=a,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若AD=6,AC+BD=16,则△BOC的周长为__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已知 AB=3,AC=1,∠D=90°,△DEC 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则AE的长是____.
12.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
三、解答题(共40分)
13.(8分)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和点P,求作平行四边形ABCD,使点P是它的对称中心.
第13题图
14.(10分)如图所示,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AM∥CN,求证:AN=CM.
15.(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CD上截取AF,CE,使得AF=CE,连结EF,点M,N是线段EF上两点,且EM=FN,连结AN,CM.
(1)求证:△AFN≌△CEM;
(2)若∠CMF=107°,∠CEM=72°,求∠NAF的度数.
16.(12分) (1)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如图1中,△ABC的内角和∠1+∠2+∠3=180°,那么在图2中,四边形的内角和∠1+∠2+∠3+∠4=________.
(2)我们知道平角等于180°,图1中∠1+∠4=________;
(3)求图1中∠4+∠5+∠6的大小,图2中∠5+∠6+∠7+∠8的大小.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二次根式
1.1 二次根式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一元二次方程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选学)
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
3.1 平均数
3.2 中位数和众数
3.3 方差和标准差
第四章 平行四边形
4.1 多边形
4.2 平行四边形
4.3 中心对称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5 三角形的中位线
4.6 反证法
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5.1 矩形
5.2 菱形
5.3 正方形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6.1 反比例函数
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