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前研究,使学生能描述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列举、比较、概括预防三大疾病主要的共同的措施。通过对恶性肿瘤的调查研究,学会理性、乐观对待重疾。
2.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前个人与小组研究,学习与人交流、分享等方式,敢于依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与坚持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恶性肿瘤的调查研究,学会理性、乐观对待重疾。分析比较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预防措施,找出生活中可以做到,并要坚持做到的预防措施。
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生,虽人生经历并不丰富,耳闻别人得恶性肿瘤的多,目睹身边的人得恶性肿瘤的少。但是,学生对恶性肿瘤以往的高致死率,和目前的高发生率,一定有所耳闻,并心怀恐惧,但仍抱有侥幸的心理。恐惧,还有更多的原因是无知,对恶性肿瘤缺乏科学的认识。基于以上原因,考虑到课堂时间的局限,因此安排学生课前以个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答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收集关于恶性肿瘤的一些信息资讯,并能借助自己查找的资讯作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预防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的共同措施,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重疾。
教学难点:消除学生心中对恶性肿瘤等重疾的恐惧心理,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1、调查学生对恶性肿瘤感兴趣的问题
2、归纳出学生感兴趣的关于恶性肿瘤的8个问题(1、致病原因 2、如何预防? 3、早期症状 4、对身体的危害 5、如何发现诊断? 6、如何治疗? 7、关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科技前沿 8、抗癌的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2-3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填写个人导学案(附1)
4、小组内交流,并填写小组导研案。(附2)
活动2【讲授】引入
师:同学们,若听说有人得了传染病,感觉害怕吗?目前我国通过预防接种的方式已经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并且也研制出了药物有效治疗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是非传染性疾病,其中癌症就是一种典型的非传染性疾病,癌症又称恶性肿瘤。
资料链接:新华网2015.2.7消息:从2015年世界癌症日宣传主题活动上获悉,由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我国新增肝癌和食道癌约占全球的一半。2012年全球新增胃癌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中,我国的占比也均超过40%。
生活中称的肿瘤,通常是指良性肿瘤。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活动3【活动】新课进行
(1)恶性肿瘤
出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图片,看图概括总结:
任务一:根据你研究所得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明恶性肿瘤的可怕之处。
(引导学生从症状、对身体的危害、致病因素等方面加以说明)
症状及对身体的危害:①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结构功能,扩散后影响全身功能,最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②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竭而死亡。
传统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及治疗过程中对身体的损害以及复发等。
任务二:根据你研究所得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明恶性肿瘤并不可怕。
(引导学生从预防措施、抗癌的成功事例、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科技前沿等方面加以说明)
自己能做到的预防措施:
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吃腌制食品,不吃霉变食品,不吃熏烤食品,饮食口味要做到低脂低盐,不偏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粮等。
③养成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资料链接:
①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科技前沿:
2014-08-19环球网 检验癌症新方法
日本的新能源暨产业技术总合开发机构(NEDO)与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公布,将研发一种新的检查法,即一次性检查血液、唾液等所含的“微型核糖核酸”,用以 检测是否罹患13种癌症,这些癌症是日本人较多人罹患的胃癌、大肠癌、肺癌、肝癌、乳癌等。这项新检验法目标在2018年度之前开发成功,实际运用于健康检查等。
2015-06-24 02:54:36 来源: 信息时报(广州)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片冈一则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开发的纳米胶囊,具有易聚集到癌组织周围的性质,向其照射安全的热中子射线之后,就会产生伽马射线,从而大量杀伤癌细胞,几乎不伤害正常组织。据称,利用这种胶囊,不仅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来确认病灶,还能精确定位进行放疗,有望准确清除癌组织,给身体造成的负担很小。目前,这种胶囊已在动物实验中确认效果,最快在5年内使这一技术达到实用化。
WIKI热度认领机构:霍普斯生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时间:2015-07-23 14:03:02
癌症防复发疫苗,根据作用可分为癌症预防型和癌症治疗型。由日本莲见喜一郎医师于1948年研发而成,并历经数十年发展。期间,喜一郎医师的儿子莲见贤一郎和高良毅多次研发升级,目前应用的HITV疫苗是2005年通过临床正式投入市场。在日本,每年约有15,000名癌症病人接受此项治疗。
防复发疫苗会诱导出CTL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识别体内癌症变异细胞加以杀灭,从而在根源上规避恶性肿瘤复发袭击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②抗癌的成功事例
李雪健 2001年11月,在拍摄电视剧《中国轨道》时,确诊得了鼻咽癌。没有实施切除手术,而是采取传统的化疗方法。在朋友的安慰和家人的支持,让李雪健重新燃起对抗病魔的勇气。2003年春天,李雪健的病基本痊愈。
吴萍 2011年,郎永淳妻子吴萍罹患乳腺癌并出现癌细胞转移,她通过积极的治疗手段,以乐观淡然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不幸。2014年初,吴萍在北京做了核磁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任务三:经过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学习,你觉得在研究癌症之前和之后对癌症的看法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引导学生理性、乐观的心态对待癌症,积极预防癌症。)
过渡:癌症是人口第二大死因。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大死因。
资料链接:2015年温州急救中心公布“急救榜”:意外事故位于首位、心血管疾病位于第二位。冠心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
(2)冠心病:
播放视频:搜狐视频-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学生概括:冠心病的致病的主要因素: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张、缺乏锻炼。
预防措施:
①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
②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③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
④多喝茶,儿茶素、茶色素,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⑤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⑥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⑦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
过渡:糖尿病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也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能否说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
(3)糖尿病:
致病因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类摄入过多
预防措施:
①定期血糖检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
②经常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③控制血压
④控制体重
⑤控制盐量: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
⑥饮食疗法: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3、总结:
分析比较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找出共同措施:
①注意良好饮食习惯:低糖、低盐、低脂肪,少吃烟熏、烧烤、腌制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品。
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作息规律。
③加强体育锻炼
④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