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第一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历史下第一单元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08 18: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3、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诗经》  B.《易经》  C.《道德经》  D.《金刚经》
4、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
A.姚崇 房玄龄 B.宋璟 杜如晦
C.房玄龄 杜如晦 D.姚崇 宋璟
5、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A.龙门石窟 B. 敦煌石窟 C.云冈石窟 D. 大同石窟
7、对唐朝“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住宅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防洪大坝
8、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9、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  )
A.大食     B.罗马 C.天竺 D.波斯
10、“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1、隋朝对秦朝丞相制度进行的重大调整是( )
A、设立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B、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皇权
12、关于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
C、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 D、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下列属于唐太宗在赋役制度上的改革的是( )
A、减轻劳役,以物代物 B、沿用“三省六部制”
C、制定《唐律疏议》 D、主张选贤用能
1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
A、开明 B、开放 C、歧视 D、崇敬
15、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点,不包括( )
A、发动正义反抗战争 B、加强行政管理 C、注意经济交往 D、实行册封制度
16、雕版印刷技术史受到什么的启发而发明的( )
A、在龟甲兽骨上刻字 B、在青铜器、铜器上铸字 C、印章和印刻石 D、摩崖刻石
17、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近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后( )
A、东晋 B、西晋 C、陈朝 D、隋朝
18、唐朝科举考试最受人们推崇的科目是( )
A、明经 B、明算 C、进士 D、诗赋
19、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陶瓷器是( )
A、邢窑白瓷 B、越窑青瓷 C、唐三彩 D、官窑青花瓷
20、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与西藏有较大的关联( )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祖狄北伐 D、文成公主进藏
21、隋朝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国家统一 B、人民负担相对减轻 C、北方民族出现大融合 D、隋文帝改革
22、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D.唐太宗创立三省六部制
24、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僧人是 ( )
A、鉴真 B、玄奘 C、崔志远 D、阿倍仲麻吕
25、科举制度是一种:(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考试考核官吏的制度 D.发展教育事业
二、判断,并把错的改正。(10分)
26.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涿郡。              (  )改正:
27.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  )改正:
28.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瓷艺术珍品是青花瓷。   (  )改正:
29.科举制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            (  )改正:
30.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唐玄宗。     (  )改正:
三、读图学史(12分):
31、
①上图中, 是筒车,主要用来 ; 是曲辕犁。(每空1分,共3分)
②上图中,“诗仙”是 ,A是 ,《新乐府》的作者是 。(每空1分,共3分)
③右图中的二人是谁?(2分)你认为他们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
四、问答题(2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 ”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 (2分)你能提供证据吗?(2分)
②相比材料一认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盛唐文化,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2分)
③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哪里 (4分)
33、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他有哪些突出的措施和政绩呢?(8分)
34、唐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为人称颂的皇帝,你知道有哪一些吗?其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10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