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空气与氧气提高练习(第1课时)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B.?水?????????????????????????C.?纯碱(Na2CO3)?????????????????????????D.?氢氧化钙[Ca(OH)2]
2.节日期间商场里人很多,让人觉得闷热缺氧,此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B.?19%?????????????????????????????????????C.?25%?????????????????????????????????????D.?78%
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B.?N2??????????????????????????????????????C.?H2O??????????????????????????????????????D.?O2
4.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D.?氧气不易溶于水
6.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千克/米3的差异。他没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又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B.?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C.?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放过微小的差异????D.?从含氮物质中可以制得纯净的氮气
7.在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经测定含有氮气7.8L,则该容器的总体积为(?? )
A.?6L????????????????????????????????????????B.?10L????????????????????????????????????????C.?8L????????????????????????????????????????D.?30L
8.有下列四种气体:①氧气②稀有气体③二氧化碳④氮气.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9.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10.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教材中的某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探索燃烧的条件??????????????C.?制取P2O5??????????????D.?检验P2O5的性质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 , 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 )
A.?甲瓶??????????????????????????????B.?乙瓶 ??????????????????????????????C.?同时进入??????????????????????????????D.?无法判断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 。请你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的左端内有空气,右端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厘米处.实验开始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水与生石灰反应能产生大量热使白磷燃烧).则实验结束后活塞停留在(?? )
A.?6处???????????????????????????????????????B.?5处???????????????????????????????????????C.?4处???????????????????????????????????????D.?1处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二、填空题(共6题;共17分)
16.空气中占体积分数为78%的是________,占21%的是________,还有________以及其他杂质。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大致需要空气________L。
17.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份的名称:
(1)空气是制取氮肥的天然原料,写出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2)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18.?化学实验要用到一些仪器而且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实验时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 .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 .
(3)在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
(2)空气中的氧与液态空气的氧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用________可以区分空气、“工业液氧”和二氧化碳.
20.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计算.
(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Xg/L,空气的密度为Yg/L.据此计算________L的空气中含有Xg氧气(用整数表示);
(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如图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打开活塞通入氧气,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V后立即通入空气,当量筒中水的体积达到100mL时,立即关闭活塞.则设定的体积V约是________mL(用整数表示).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可能的原因是(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8分)
2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由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
2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
25.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
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________。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
26.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3-10-19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 mL的水。
③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 mL。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B 6. B 7.B 8.B 9.D 10.B 11.A 12.A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
16.氮气;氧气;二氧化碳;38L
17.(1)78%(2)水蒸气
18.胶头滴管;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小于
19.(1)低(2)分子构成相同(3)混合物(4)燃着的木条
20.(1)5(2)75
21.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三、实验探究题
22.(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氧气;氮气
23.(1)燃烧(2)上升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24.(1)10(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3)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合量。
25. (1)五分之一;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定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2)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3)反应始终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误差较小,现象比较明显(答案合理即可)
26.(1)将导管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集气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2)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3)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