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3. 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中位数和众数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概念的产生源自现实生活的需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和说理。
数学思考、价值观:
思考各统计量在实际问题中的优缺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说: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本来我们可能无缘相见,因为想当年有一个小插曲,大学毕业时我去找工作,看到招聘启事:
出示:
招聘启事
因我公司扩大规模,现技术部需招若干名员工,
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公司人事部
2005年6月8日
说:我参加了面试,老总决定录取我。我关心我的工资是多少?听
总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
员工一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200元的.
员工二说:我的工资1500元,在公司是中等收入。
后在财务室了解到:该技术部一月份工资报表:(单位:元)
技术部
门员工
总工程
师
工程师
技术员A
技术员B
技术员C
技术员D
技术员E
技术员F
见习技
术员G
工资
5000
4000
1800
1700
1500
1200
1200
1200
400
问:(1)用2000元能否表示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
(2)哪个数据能反映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
思考
口答
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通过设计实际生活背景,造成认知冲突,感知中位数与众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看待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
看
确定主题
(一)探索新知:1初识中位数与众数
2定义
变式一:我上班见习结束后,我的工资是 1000元,此时工资的中位数是什么?
说明两种情况求中位数的方法。
变式二:一个月后公司根据技术水平及表现,对其工资进行调整。此时工资的众数是什么?
说明众数的不唯一性及此时如何确定众数。
思考回答
从奇数个数据转变到偶数个数据求中位数。
众数唯一时转变到不唯一。
在渐变中让学生体会两定义的本质。
(二)学以致用
做一做:(1)下面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4,4,5,6,7
若再加5呢?
(2)在“情系汶川”的捐款活动中,我校七年级9个班的捐款金额统计图如下。请说出中位数和众数。
议一议:我班上小李得了76分,超过了全班的平均分74分。于是他回家告诉妈妈说自己的成绩是中上水平,你觉得这样讲对吗?
分数
15
38
54
76
79
80
81
90
人数
1
2
3
1
11
3
12
2
帮一帮:十月我校召开运动会,决定从八年级4个班中抽调40名男生组成彩旗队。现从我班的体检表中任意抽取的1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米):
1.59 ,1.60 ,1.58 ,1.64 ,1.64 ,
1.56, 1.68 ,1.65 ,1.64 ,1.60。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我确定参加彩旗队学生的身高?并说明理由。
想一想:我班的教室内,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5次数学成绩分别记录如下(单位:分)
小华
72
84
95
98
95
小明
62
97
100
99
62
小刚
40
72
80
99
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外两位同学好,你知道他们怎么说的吗?
练习
思考练习
议论辨析
思考回答
议论辨析
巩固落实所学知识
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表格形式呈现数据,让学生学会如何从表格中获取数据。让学生在辩论中体会中位数的价值。
通过本例说明在实际问题中众数决策功能。
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分析数据。让学生体会三种统计量的价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归纳提升
(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
反思归纳
统计量
相同点
求法
个数
优点
缺点
平均数
?
?
?
?
中位数
?
?
众 数
?
?
?
?
(2)分析数据平中众,所有数据选平均,相差较大看中位,次数较多用众数,
大小排列知中位,奇数个数取中间,偶数个数两平均,次数最多是众数.
(四)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作业题
选做题:请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期望的数学家庭作业时间,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根据你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向数学老师提交一份建议书.
作业时间
10分
15分
20分
30分
40分
40分以上
人数(人)
齐读
以表格形式比较三者,梳理所学知识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以口诀形式归纳本节内容,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分层作业体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