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培优学案:3.2 氧化和燃烧(要点归纳+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培优学案:3.2 氧化和燃烧(要点归纳+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01 09:1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要点整理】
1、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
铁生锈、食物腐烂、橡胶老化、呼吸作用等是 ;缓慢氧化会引发 。
2、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 参与,二是要达到 ;
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 。
3、灭火的原理是:只要消除了燃烧的两个条件中的任意 。
4、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变现为 或 热量。

【例题讲解】
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豆浆久置变质腐败
用分液法分离食用花生油中混有的水
解:A.该过程中铁 (?https:?/??/?www.baidu.com?/?s?wd=%E4%B8%AD%E9%93%81&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生成氧化铁 (?https:?/??/?www.baidu.com?/?s?wd=%E6%B0%A7%E5%8C%96%E9%93%81&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 变为+4价,所以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用分液法分离食用花生油 (?https:?/??/?www.baidu.com?/?s?wd=%E8%8A%B1%E7%94%9F%E6%B2%B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中混有的水,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2、根据氧气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并放出热量而加以利用的是(  )
A.氧气通入炼钢炉内加速冶炼
B.登山运动员的供氧
C.产生氧炔焰用以焊接和切割金属
D.制造液氧炸弹开山采矿
解:A、氧气鼓入炼钢炉中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登山运动员的供氧的过程利用了人体内的供能物质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从而供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故B正确;
C、氧炔焰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B.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正确;
B.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不正确;
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不正确;
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不正确;
故选:A。
4、张老师在化学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液态空气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可观察到冒出大量白雾.接着,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又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仍然熄灭;待液态空气快蒸发完时,又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发现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请分析回答:
(1)空气的成分是以 为主;
(2)第一、二次小木条火焰会熄灭,说明液态空气中首先蒸发出来的气体是 ,由此可推断该气体可能的性质是 ;
(3)第三次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解:(1)空气中氮气占体积分数的占78%;
(2)因为液氮比液氧的沸点低,导致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而且氮气不支持燃烧;
(3)由于空气中大部分是氮气和氧气,所以剩余的气体绝大部分是氧气,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过一会儿,木条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
故答案为:(1)氮气;(2)氮气;?不支持染色;?
(3)氧气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氧气支持物质燃烧.
5、化学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 .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热水中的②白磷由块状迅速熔化成液滴状,但不燃烧的原因是 .
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是烧杯;
(2)罩住白磷燃烧的目的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4)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故答案为:(1)烧杯;(2)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4)没有与氧气接触.

【同步练习】
基础篇
1.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只要温度高于 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D.浸泡在80℃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2.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3.白磷可以在空气中发生自燃,下列因素不属于其发生燃烧条件的是(  )
A.空气中有氧气
B.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
C.白磷是可燃物
D.白磷缓慢氧化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4.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图示实验是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从控制变量法角度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
B.ac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
C.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
D.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更充分
5.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6.正月里,不少人点燃孔明灯,放飞心中梦想。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7.《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严禁吸烟,这是因为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容易引发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罪过”是(  )
A.提供氧气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8.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
9.以下灭火方法中主要利用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
A.森林大火时,砍伐火势发展方向的树木
B.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房间内火灾
C.油锅失火时用锅盖盖灭火焰
D.用扇子扇灭燃烧中的火柴
10.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MgCO3比 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C.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提高篇
11.用序号填写下列空表:
某些物质在燃烧或加热时产生的现象:a、蓝紫色火焰;b、火星四射;c、耀眼的白光;d、发出白光;e、浓厚的白烟;f、绿变黑;g、淡蓝色火焰
某些物质燃烧或加热后生成物在常温下的状态: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黑色粉末;③白色固体;④黑色块状固体;⑤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⑥无色液体
燃烧或加热时条件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或加热时的现象                
生成物的状态                

1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   。
(2)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13.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燃烧的是   (填“a”“b”或“c”) 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 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4.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学习.

(1)如图1所示,烧杯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烧杯底部有一些碳酸钠粉末,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稀盐酸,发现蜡烛迅速的熄灭.熄灭蜡烛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点燃一长一短两支蜡烛(如图2),同学们分小组对熄灭蜡烛的方法展开探究.
小何说:“因为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我可以将它们吹灭.”吹灭蜡烛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3)小丽说:“可以在燃着的两支蜡烛上罩一个大烧杯,过一会蜡烛也会熄灭.”(如图3),请你预测两只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   .其理由是   .
15.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16.如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比火柴梗竖直向上烧得更旺,原因是什么?

17.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所示:
(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1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新闻报道某地一辆公交车发生燃烧,多项证据显示是有人携带汽油上车,汽油中的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元素组成,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4.3%,写出X的化学式   ,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可能引发爆炸,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填“高”或“低”)。
(2)可燃冰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图1是可燃冰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爆炸,如图2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19.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502)超长纳米线,成功地研制出新型耐火纸。在1000℃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能包住火”成为现实。
(1)羟基磷灰石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列出计算式即可)   。
(2)1000℃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   。
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20.以下是本学期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蜡烛的作用是   .面粉厂为了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出一点)
(2)B中C管里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C中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参考答案:
【要点整理】
氧、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自燃
氧气(阻燃剂)、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
一个
吸收、放出
【同步训练】
1-5、DCBCD
6-10、DCCDC
11、g;e;d;b;⑤;③;①;④;
12、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提供热量;能使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13、a;B;P2O5;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吹气时带走热量,使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被吹灭;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低处的后熄灭;蜡烛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气体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
15、用扇子扇火会使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所以不论是炉火还是燃蜡用扇子扇时都会降低温度.不过,扇子扇燃蜡时,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会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它们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所以,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
16、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的温度上升的慢,不容易达到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而继续燃烧.
17、不能;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没有与氧气接触;能;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18、C8H16;低;混合物;CH4+2O2CO2+2H2O;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19、四;×100%;温度没有达到羟基磷灰石的着火点;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20、引燃;严禁烟火;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故C管内液面上升;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