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
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4.通过实地观察动物,增强探索动物的兴趣;
5.感受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在观察过程中,能保护身边的动物,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
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
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确定寻找动物的场地。
为学生准备:放大镜、棉签、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有关动物的谜语,由此引出“你的周围还有哪里生活着动物”,引发学生关注自己在什么地方发现过什么动物。将学生目光聚焦到“我们的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
二、讲授新课
1.聚焦: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6、27页动物图片,或播放素材库中【科学博览】我们身边的动物系列视频,提问:这些都是校园里比较常见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
【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初步了解校园中常见的动物。
2.探索:带上我们的工具,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
【教师】要想快速的找到小动物,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小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科学博览】动物哪里找)
【学生】了解常见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指导学生带上工具到校园里去寻找小动物,提醒学生在寻访、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可以用棉签轻轻拨动草丛、泥土寻找小动物,不能伤害动物,也不能用手直接抓小动物。
【学生】带上工具,跟着老师,到校园里观察动物。
【教师】现场演示寻找、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学生】学习寻找、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把观察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学生】把观察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研讨:我们找到了哪些动物?在哪发现的?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依据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整理、描述寻找、观察到的动物的数量、名称、特征、活动地点及活动内容。
【学生】整理、描述寻找、观察到的动物的数量、名称、特征、活动地点及活动内容。
【教师】回忆画动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动物画下来。(【知识解析】如何画一种动物)
【学生】回忆画动物的方法。
【教师】展示几组动物简笔画,引导学生说出所画的动物,学生在欣赏简笔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绘画技巧。
【学生】简笔画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绘画技巧。
【教师】问问学生:“关于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兴趣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课件14张PPT。2 校园里的动物第二单元 动物一、课程导入一支香,地里钻。弯身走,不会断。一星星,一点点。走大路,钻小洞。二、讲授新课我们身边的动物——蜜蜂2。二、讲授新课本我们身边的动物——蝴蝶1。二、讲授新课我们身边的动物——麻雀。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我找到了几种动物,有……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它在……踊跃发言,展示你的观察结果二、讲授新课如何画一种动物。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活动设计】画一画校园里的动物。二、讲授新课关于校园里的动物,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