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05 08: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读某城市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 上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住区、商业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 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 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D. 视野开,俯政全城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增)。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b、c、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图中等地价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C.?市区边界应在a线附近???
D.?①处的建筑物比d处更高大密集
4.?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化工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反映我国某平原城市某工作日10:00时和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可能为
A.?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B.?经济活动最繁忙
C.?主要位于城市外缘??? D.?主要是隔离带
6.?从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最可能属于
A.?向心状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扇形模式??? D.?条带式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书店、书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运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原理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新建书店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8. 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 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 书店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服务范围大D. 书店等级高、数量多,书亭等级低、数量少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9-11题。
?

?
9. 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 早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衰落阶段
11. 要减轻内涝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设计理念合理的是
A. 将市中心的地表硬化????????????B. 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 扩大城市的规模????????????????D.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13.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B.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C.加快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D.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4.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透水砖(其原料大多数是炉渣、矿渣、沙子、尾矿沙、石粉、水渣、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正在取代不透水砖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材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下列说法中属于铺设透水砖后对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②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③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下列对改善重庆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是
A.?对嘉陵江大桥进行机动车的限号限行???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减小主城区的城市面积??? D.?将垃圾分类处理

二、综合题
17.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3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5分)
(3)从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分析该市重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10 a?所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说明图 10 b 中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的药用植物,被誉为“天然中草药宝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草药的消费量迅速增长。巨大的消费需求加速了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采挖,使该地区的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
(3)说明该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的原因,并针对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是国家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该线路穿越秦岭山区段线路总长135 千米,隧道里程为 127 千米,桥隧比高达 94%。该铁路预计于2017年12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4)简述西成高铁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D 2.C
3. B??? 4. D
3. 地租的影响因素有二个,一方面是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方面是交通的通达度。图中等地价线弯曲,主要是交通影响造成的,与交通通达度有关,B正确。根据城市功能区位置分布特征,b、c、d分布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A错误;A接近热力环流边界线,热力环流边界线位于郊区,故郊区边界应在a线附近,C错误;d位于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故d处的建筑物比①处更高大密集,D错误。故选B。
4. 读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即偏南风,化工厂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图中城市的偏北方向郊区以外,④位置符合。故选D。
5. A??? 6. B
5. 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深颜色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最繁忙B错;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且0时刻阴影颜色比10时深,0时颜色变深应是住宅区,住宅区是城市内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A对,D错;住宅区主要位于城市内部,工业区占城市的外缘或郊区,C错。故选A。
6. 由上题分析可知,从城市由内向外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该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符合同心圆模式功能区的分布特征。故选B。
7. A??? 8. C
7. 根据城市服务范围等级体系和服务范围六边行理论,各书店之间的距离应大致相当,图中四点中甲地离其他书店较远,适宜布局书店,而其余三点离已有书店过近。故选A。
8.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据上题分析,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目越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越远。书店等级高,书亭等级低,所以书店的等级高,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远。因而书店的服务范围较书亭大,对交通的要求更高。故选C。
9.A 10.B 11.D
12.B??? 13.B??? 14.A???
1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故B正确,A、C、D三个选项均与该差异的产生无关。
13.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故选B;其他三个选项与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基本无关。
14.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两类城市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目前,我国户籍政策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而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故选A选项。
15. A??? 16. B
15. 透水砖主要是增加了砖的透水性能,铺设透水砖材料,可以增加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净化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①②③正确;透水砖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④错误。故选A。
16. 由于绿地植被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对改善重庆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有利的影响。故选B。
17.(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D地??理由:①D地靠近文化教育中心,文化氛围较浓;②D地处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空气较清新(或空气质量较好);③D地地势较高;临近森林,环境优美;④D地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3)地处河流下游;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区污染较小。
18.(1)汉中盆地在北部,东西延伸;秦岭(或大巴山、或秦巴山地)在中部,呈东西走 向;四川盆地在南部,地势较平坦(或地势有起伏,或面积广阔)。(2)分布特点: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或河谷地区)。 形成原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河流两岸地势较平坦,便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3)成因:该地区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且山地垂直高 差(相对高度)较大,生长环境复杂多样。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区;加强科技投入,积极开展人工种 植,研发替代产品(4)降低路线坡度,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或缩短运输时 间),保证运营安全。
考查区域地形区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的原因及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的解决措施,西成高铁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1)读图根据图中注记可知,左图所示地区主要地形区有关中盆地在北部,中部是秦岭、大巴山地,呈东西走向;南部是四川盆地,盆地内部地势较平坦。(2)右图中聚落多分布在渭河和汉江河流沿岸地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势较平坦,便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利用水运,交通便利。(3)秦巴山地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且山地垂直高度大,垂直地带性分异复杂,所以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解决野生中草药资源日趋枯竭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区、科技投入、人工种植和研发替代产品等方面考虑。(4)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区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为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降低路线坡度,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营安全。(5)根据表中数据,该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能源矿产、黑色金属储量大,可供利用比例高,矿产的开发潜力大,有色金属之都需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同意该地区打造成“有色金属之都”,则主要从对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等有利方面回答,反对该地区打造成“有色金属之都”,则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