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06 08: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广东省M县盛产菠萝,其产量近乎占全国的一半,有“菠萝的海”的美誉。每年7至9月集中种植,次年2至4月上市销售。2014年菠萝大减产但价格高,而2015年菠萝丰产但价格较低。下图阴影区域示意我国菠萝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新疆伊宁市街头摊贩售卖菠萝,主要得益于
A. 科技的发展,试种菠萝的成功??? B.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C. 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 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2. 2014年M县菠萝大减产的可能原因和2015年菠萝丰产未增收的解决措施分别是
A. 冻害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B. 台风加大菠萝的深加工转化
C. 地震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D. 干旱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3-4题。
3.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4. “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 自然??????????B. 劳动力?????????C. 交通????????D. 科技
201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西华县政府农村电子商务合作签约仪式在该县举行,标志着西华县成为了豫东首家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签约的县市。西华县的农民朋友不仅在家就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可以把当地的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放到网络上销售,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解决农村“买”与“卖”的难题。据此完成5~6题。
5.西华县乡镇的一些耕地经历了“小麦、大豆、棉花一苹果树一苗木基地一蔬菜大棚”的农业景观变迁,这是由于(?????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地形的改造??? D.降水增多
6.西华县“农村淘宝”活动(????? )
①有利于扩大当地农产品销售范围???????? 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技术
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大劳动力的流失?? ④有利于商品实体店销售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下图为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图中的甲、乙、丙、丁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猕猴桃喜阳怕晒,喜风怕刮,我国选育出名为“金桃”的黄心中华猕猴桃,被意大利公司花重金买下了欧盟市场的繁殖权,在意大利、希腊和法国进行了试种,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此后国内果农才开始种植,“金桃“才遍布国内市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果农们会在猕猴桃的生长后期将果实套上袋子最主要是为了(??? )
A. 避免夜晚温度过低? B避免雨水过多? C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D.避免台风摧残
10. 中国培育的“金桃”,想要跻身国内市场,还需通过国外引进的方式,原因是????(????)
A. 国内企业缺少资金??? B. 国内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C. 国内市场需求量小??? D. 国内企业对农业技术缺乏重视
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安徽省巢湖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发展较快。《宋史·叶衡传》记载,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对巢湖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
A. 气候??? B. 地质??? C. 土壤??? D. 水源
12. 巢湖圩田建设可
A. 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B. 根除湖区水旱灾害???
C. 提高巢湖的调蓄能力??? D. 改变湖区作物熟制
13. 宋朝时期,巢湖圩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 谷子??? B. 小麦??? C. 水稻??? D. 玉米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14. 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夏季气候温暖??? B. 土地辽阔,地势平坦
C.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 草类茂盛
15. 关于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图乙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 图甲所示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图乙所示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 图甲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图乙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 图甲所示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图乙所示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约3200小时。当地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扩大“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品种的种植面积,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由原来以制干为主,鲜食为辅,向鲜食与制干并重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吐鲁番地区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的实施与应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吐鲁番葡萄现已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l)写出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吐鲁番地区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的原因。
(3)说明吐鲁番葡萄向鲜食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4)说出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的理由。
1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 ?
乙 ? ?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 C??? 2. B
1. 由图可知我国菠萝的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菠萝性喜热湿、红性沙壤,新疆自然条件不能满足菠萝生长需求,政府也不会有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故排除选项A、C;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快捷便利,使得市场影响的范围大大扩展,故选项B正确。
2. 图中显示M县地处雷州半岛南端,几乎不受冬季风引发的冻害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解决和消化丰产菠萝的途径可以加大宣传、拓展市场、进行深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不宜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故选项 B正确。
3.B 4.D 5.A 6.B
7. C??? 8. B
7. 由材料可知,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对劳动力需求大,符合的是丙,占62%,所以C正确。
8. 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历史悠久,所以B正确。
9. C??? 10. D
9. 根据材料信息,“猕猴桃喜阳怕晒,喜风怕刮”,果农们在猕猴桃的生长后期将果实套上袋子可以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和大风的摧残,从而保证猕猴桃产量,选A。
10. 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培育的“金桃”被意大利公司买下,再引回国内推广种植”,说明国内企业对农业技术缺乏重视,与资金、管理、经验、市场需求量关系较小,选D。
11. B???12. A??? 13. C
11. 根据材料圩田是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大多位于气候湿热、水源充足的地区,且发展种植业的地区需要土壤较为肥沃,A、C、D项错误。地质条件对圩田建设没有影响,故B项正确。
12. 根据材料,圩田的作用是挡水护田,防治过多的水进入农田,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故A项正确。圩田能够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但是无法根除水旱灾害,B项错误;圩田对湖泊的调蓄能力没有影响,C项错误;作物熟制由气温决定,圩田不会改变农田的气温条件,D项错误。
13. 根据材料“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圩田种植的作物为“谷”,最可能是谷子或水稻,B、D项错误。谷子主要产区位于黄土高原,且为旱作作物,A项错误;巢湖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最可能是水稻,故C项正确。
14. C???15. D
14.?我国呼伦贝尔牧区位于内陆,不沿海;阿根廷是沿海国家;两国夏季气候温暖;都有辽阔的土地,地势平坦;草类茂盛。选C正确。
15. 图甲所示牧区是游牧业为主,产品主要自给,图乙所示牧区是大牧场牧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A错;图甲所示牧区主要为牧民自已提供肉、奶等,图乙所示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B错;图甲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图乙所示牧区产品主要靠海洋运输,C错;图甲所示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图乙所示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D正确。
16.(1)周围高山的冰雪融水顺地势流到山麓地带,因冲积扇的组成物质粒径较大且疏松,利于地下水下渗及存储。(2)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使寒冷期缩短;地势低洼,热量不易扩散,生长期较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培育了优良品种;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糖分较高,口感好;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反季节葡萄的种植,错峰上市,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销售鲜食葡萄利润更高。(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效缓解土壤盐碱化;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
(1)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山麓,地势地平,雪水和周围高山的大量冰雪融水顺地势流到山麓地带,同时大量下渗,冲积扇上层粒径较大且疏松有利于下渗,下层粒径较细,不利于继续下渗,有利于地下水储存。(2)由材料可知:吐鲁番盆地年日照时数长,光热资源丰富,通过扩大“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品种的种植面积,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吐鲁番盆地势低洼,导致热量不易扩散,使葡萄生长期较长;地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使寒冷期缩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培育了优良品种;吐鲁番盆地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之乡,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3)由材料可知,吐鲁番葡萄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糖分较高,口感好;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鲜葡萄外运;反季节葡萄的种植,错峰上市,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与葡萄干相比,销售鲜食葡萄利润更高。(4)吐鲁番盆地所处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大,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灌溉水源,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效缓解土壤盐碱化;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等。
17.(1)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3)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4)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破碎,不易进行机械化。
试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是油菜和棉花等;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或玉米,经济作物是甜菜和大豆等。(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C、D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条件差,可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热量条件优越,甲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4)图中A平原是季风水田农业,单产高是因人口众多,精耕细作;商品率低是因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破碎,不易进行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