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5《“和同为一家”》历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5《“和同为一家”》历史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5 09:20:00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内容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证。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教材用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其中“天可汗”体现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而“点苍山会盟”是小字内容,可稍做介绍。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问题时注意层层推进。
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展示课题。 
(新课学习 )
提问:唐朝边疆有哪些少数民族?指导学生看图“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 ,注意引导学生读准音,了解该少数民族所在的大体方位。本节课重点介绍突厥、吐蕃、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导入第一目。 第一目“天可汗”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完成。在讨论中,教师注意引导,使问题一一解决。(题目如下)一、天可汗 (读读想想)
1. 唐朝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2. 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 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在回答第2题时,引用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体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二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学习。是本课重点,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完成,“看看演演”和“想想说说”。
“看看演演”
学生先观看教师播放的一段《文成公主入藏》录像,然后选取其中一个环节进行小组表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也可以进行口头表述。
“想想说说”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加深对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理解。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一)看看演演 观看《文成公主入藏》的录像,请选取其中的一个剧情,结合课本的内容或收集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排一段课本剧。(提示:如《步辇图》禄东赞求婚、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等),此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可以口述,更欢迎小组的表演。当学生表演到《步辇图》时教师可提问图中各人物的身份。当表演“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可提问入藏要经过哪些河流,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二)想想说说(任选其一,可小组交流展开讨论)
(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评价参考: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给吐蕃人民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人民很尊敬她,感激她,为此专门建造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并雕刻塑像纪念她,至今还拜祭她。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找一找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三、点苍山会盟 展示云南崇圣寺三塔图片、展示小雁塔的图片,指出这是唐和南诏友好交往的见证,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简单了解唐与南诏交往的史实。 家突厥吐蕃南诏唐 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会盟小结:由以下图表展示,唐与少数民族之间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友好往来?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放等 疑问解答(可让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存在的疑问,师生共同解疑,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唐朝少数民族示意图。
通过想像,写一篇文成公主入藏途中的日记。课件14张PPT。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东突厥西突厥吐 蕃
1.唐朝对东突厥采取哪些政策?
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2.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 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读读想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观看《文成公主入藏》的录像,请选取其中的一个剧情,结合课本的内容或收集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段课本剧。
提示:如《步辇图》禄东赞求婚、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等。
此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可以口述,更欢迎小组的表演。赶快行动吧!看看演演步辇图入藏要经过哪些河流,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任选其一,小组讨论)
(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想想说说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找一找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云南崇圣寺三塔家突厥吐蕃南诏唐 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会盟小结: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课后延伸  设计一个唐朝少数民族示意图。
通过想像,写一篇文成公主入藏途中的日记。
课件26张PPT。“和同为一家”一、“天可汗”1、唐太宗扫平东突厥,设立都督府。 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2、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1、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2、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拉萨大昭寺
前的甥舅会
盟碑三、点苍山会盟云南大理崇圣寺塔大理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高4米,宽2.42米,厚0.6
米,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德化
碑歌颂南诏王阁逻凤文治武功的业绩并记载
了天宝战争的起因。表达了南诏人民希望永
久归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赤子之心。德化碑
是一块象征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和平昌盛
的丰碑。南诏后裔——白族南诏后裔——彝族1、唐太宗消灭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的用突厥贵族管理的机构是:A、都督府
B、都护府
C、将军府
D、都尉府∨2、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正确的是: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4、唐朝时,奠定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事件是:A、松赞干布基本统一各个部落
B、松赞干布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C、文成公主入藏
D、金城公主出嫁吐蕃∨5、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汉族∨材料阅读“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1、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思想观点,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2、“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前者强调“武功”,用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后者强调“文治”,用先进的文化,道德教化,开明的政策来吸引人归附。自我测评1、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即唐太宗。“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称 “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2、谈谈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物资、技术与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苍山洱海间的南诏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城西北崇圣寺内。图上的大塔叫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千寻塔的后面,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文成公主入吐蕃《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
请婚使节祿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
者为唐太宗。大昭寺正门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大昭寺内的
文成公主游
藏壁画
(局部)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