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表学科 历史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校 汤庄桥中学 教师姓名 王文娟
章节名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单元*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21世纪教育网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认识对外开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已经知道唐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唐朝的繁荣、进步。
教学目标[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课程标准: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教学难点:头绪多,掌握有难度。解决措施:让学生叙述过程加深印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部分:复习回顾前几课知识新课教学小结、练习巩固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以唐朝建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民族关系上回顾前几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唐朝兴盛的几点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唐政府对内(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那它对外(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呢?过渡到新课 通过引导,复习前几课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认识盛唐形成的原因,巩固知识。2.回答问题,准备进入新课。
二、玄奘西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给三幅人物图片:唐僧的三个扮演者,并提问:都饰演过哪一角色?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二目。2.请一位学生简单叙述《西游记》情节纠正电视剧、著作偏离史实的地方,初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小说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成就。3.结合书中内容,让学生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究竟是何人、处于何时期、经历了什么?4.播放课件“玄奘西行路线图”,加深学生对玄奘西行的认识。5.根据图例,请学生简单说出玄奘西行路线和经历。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在地理知识的高度上概括知识的能力。6.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玄奘西行的影响。重点强调玄奘西行对于文化传播和国家交流的重大历史意义。 1.通过思考和姘识知识的运用,知道《西游记》和和自己所知道的唐僧以及他的经历。2.听取教师讲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停留在历史小说的层面,要能通过听解和思考,正确认识到唐僧人到西方取经的史实,以史实为基础接受外界的知识。3.通过阅读课本,认识唐僧——玄奘,唐太宗时期僧人,及其西行。认真观看,了解玄奘西行的路线,从图片和历史史料中加深感性认识。敢于表达,锻炼勇气,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互相讨论玄奘西行的意义。
三、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唐朝时期除玄奘西行所带来的外交外,中国还与哪些国家有外交关系?引入第一目。2.明确中国外交史的开始和中日友好外交在唐朝盛况空前。3.参考几幅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比唐与日本现在的风俗,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4.请学生定义遣唐使,及其作用、代表。5.播放“鉴真东渡示意图”课件,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东亚地理概念。6.组织学生对鉴真的活动和精神进行自己体会并交流,强调其精神和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杰出贡献。7.图示东西两方外交范围图,让学生认识到唐朝对外交流的频繁和广阔 1.知道日本、朝鲜等国与中国的外交,复习并导入。2.通过阅读,知道日本与中国在古代是友好交流,与自己所知的知识比较。3.通过思考,知道中日之间的交流和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4.认识遣唐使,理解遣唐使对日发展的重大影响。5.观察地图,初步了解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密切性。学生在认识鉴真历经坎坷东渡日本的基础上,体会他的执著和毅力。7.再一次认识唐朝的开放政策。
四、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名唐朝都城长安是唐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观察“长安城布局图”及其他图片,指导学生综合评价长安,以长安认识盛唐的繁荣和开放。3.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课程,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 1.对唐都城长安的开放有一个概念。2.学会观看地图和图片,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截取和归纳信息的能力。3.以小练习温故本节课所学的教学内容,认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异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