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同步测控
名师导航
●相关资料
姓的来历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那时的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
据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 939个。这些姓氏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几种来源:
一、以国名为姓氏。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诸侯国遍布神州,有许多国的王族以国名作为姓氏。
二、以邑、亭、乡名为姓氏。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亭、乡都是古代行政区划,秦汉时,大体上十里一亭,每乡约12 500户,十亭为一乡。21世纪教育网
三、以居住地为姓氏。一般是无封土之人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复姓较多,大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四、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
五、以祖上谥号为姓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平行为褒贬善恶所加的称号叫谥号。21世纪教育网
六、以爵位为姓氏。爵位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
七、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21世纪教育网
八、以官职为姓氏。
九、以技艺为姓氏。
十、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
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赐姓即天子、皇帝赐给臣民的姓。避讳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
十二、因避仇、避祸而改姓。
十三、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古代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原有的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经过多次民族融合,有的已改成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
●活动感言21世纪教育网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广,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中华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关于中华姓氏文化,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学习与探究之一课堂同步训练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位载体,激起了喜欢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
2、通过探究中华姓氏的由来及发展、变化,使你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
3、锻炼了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培养探究精神,以及与人协作态度。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现今中华民族的姓氏,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情况十分复杂。考其来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类别:(请你举例子)
(1)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社会里,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的,如: 等。
(2) 以国名为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等,皆成为今时今日中华民族里常见的姓氏。
(3) 以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岔生后代便姓苏。 21世纪教育网
(4) 以乡、亭之名为氏。以此为姓氏的,有 等。
(5) 以居住地为姓。这类的姓氏,复姓较多,一般都带 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唐代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 、朱明王朝赐以 ;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 。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 。
(7) 以祖上谥号为氏。如 等。
(8) 以先人的名或字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 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 。另外,还有 等姓氏,都是来自先人的名或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 以兄弟行次顺为氏。如老大曰 ,老二曰 ,老三曰 ,老四曰 等。后代相继为氏,以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 以官职名称为氏。如 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 等。
(11) 以职业技艺为氏。如 等。
(12)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 、叱卢氏改为 、关尔佳氏改为 、钮祜禄氏改为 等。
(13) 因逃避仇杀而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 ,牛娃避仇改 等。 21世纪教育网
二、课堂回顾
问答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我国许多古姓都从女字旁,如姒、妫、妊等,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还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
2、从赵、鲁、魏、宋等姓中,能了解到古代的什么社会信息?想一想,属于这一类的古姓还有哪些?
3、列出课文中提到过的少数民族“胡”姓,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常用姓?
4、你能举出少数民族改用汉姓和“胡汉通婚”的例子吗?
5、评价中国古代姓氏明世系、别婚姻功能的历史作用。
6、《百家姓》把皇帝赵姓列为首位,其次是吴越王钱姓,第三至第八“孙、李、 周、吴、郑、王”是当朝后妃之姓。你认为这种排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观念?你知道现在通行的 姓氏排序原则是什么吗?
7、调查班级共有多少姓氏?
三、课堂延伸
1、《百家姓》是北宋初年(公元960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为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蒙学读物。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 ,既然是宋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 的姓氏;孙为当时 之姓;李为 。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便于诵读和记忆,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重要教材。
( ) ( )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2、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姓氏,介绍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或现今著名的社会人物。
3、根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历年收集的全国姓氏资料显示,全国三大姓氏为 ,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7.1%,单是李姓的人口已逾亿,而三大姓总人数近三亿,差不多是全国总人口的两成半,亦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姓氏人群。
第9课 “贵姓何来”
一、 课堂训练
填空:姬、姜、姒、姚、妫、嬴;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例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裴、陆、阎、郝、欧阳;邱、门、乡、闾、里、野、官;李姓、朱姓、常氏、帅氏;戴、召;林姓、皇甫、高、刁、公、施;伯或孟、仲、叔、季;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籍、谏、库、仓、军、厨;巫、卜、陶、匠、屠、优;元氏、祝、关、钮;沐姓、牢姓。
二、课堂回顾
问答题
1、母系氏族制度,姜、姚、姬等2、以国名为姓,韩、吴、卫、郑等3、拓拔、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4、拓拔——元,丘穆陵——穆,那拉氏——那等5、优质优生,防止近亲结婚等6、按当时政治地位高低排列的;按人口多少排列的。7、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完成。21世纪教育网
三、课堂延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赵宋、吴越国王、国王钱俶的正妃、南唐国王李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2、李、王、张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