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1.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6 08:14: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展开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治的历史时期,也是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更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各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隆盛时期。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并且富庶一时,但由于其后期统治的残暴,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终于在人民大规模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鼎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为后世景仰,被历代仿效。
本课以唐太宗为中心,以贞观新政为主要内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初唐政治画卷。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三、学情分析
因为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教材不仅没有明确,反而把它们分作两目介绍,初中学生很容易把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问题去掌握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分析、点明。另外,如何看待贞观之治,不仅需要全面,具体地了解贞观之治,而且需要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这一问题解决了,本课的一个主要教学任务“如何评价唐太宗”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你知道为什么吗?新课学习一、唐王朝的建立老师提供“唐太宗李世民”的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并思考:
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
建立者、都城)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老师提供“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你能否讲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 学生凭着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前资料的收集,应该能够讲述一二有关唐太宗的故事。 老师展示: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学生可以进行简短交流,此问题有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 老师展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由学生讲述有关唐太宗用人的故事。 老师展示人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三、贞观新政学生自主学习: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师展示图片,并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以精炼简洁的语言加以说明。再对“贞观之治”做出概括并解释何谓“治世”?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你有哪些思考?最后设计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唐太宗。课件13张PPT。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件你知道吗?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唐人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唐王朝的建立看视频,思考:
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你能否讲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让我们互相交流有关唐太宗用人的故事吧!长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秦叔宝杜

晦李
靖程

金魏
征三、贞观新政1. 改革赋役制度2.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3. 修改法令,编撰《唐律疏义》4. 完善科举制皇 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唐律残片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三、贞观新政小组交流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你有哪些思考?巩固练习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BC课件9张PPT。唐人街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姓名:李世民 性别:男
职业:皇帝 朝代:唐朝
居住地:中国长安
父亲:李渊 妻子:长孙无垢
主要经历:626年即位
精简机构,轻徭薄赋,
重视农业……1、知人善用2、虚心纳谏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 人才库你知道唐太宗手下的名臣吗?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杜如晦李靖 魏征 ……魏 征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小故事吗?二、贞观之治什么是贞观之治???课本第11页 第一段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你对哪个皇帝评分最高?课件12张PPT。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王朝的建立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三、贞观新政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畅所欲言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的暴政2、隋末农民大起义3、李渊建唐(618年)返回暴君隋炀帝大兴土木
役民无度三征高丽
民怨沸腾奢侈腐败
荒淫无度骁果兵变
身死江都返回李渊公元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庙号唐高祖。返回二、唐太宗李世民1、虚心纳谏返回2、善于用人魏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返回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杜

晦李
靖程

金三省六部制返回三、贞观新政三省六部制重视科举教育轻徭薄赋贞观之治返回《唐律疏议》李虎独孤信杨忠宇文泰李
曁?

祖隋

帝隋

帝周

帝周

帝周

帝周

帝独孤
夫人独孤
皇后杨

后独孤
皇后宇文
夫人窦
毅唐

宗窦

后周隋唐帝室
亲属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