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14《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14《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6 08:14: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 国家基业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课程标准〗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掌握蒙古政权的建立、忽必烈改制、行省制度的创立、元朝的疆域等重要史实,学会叙述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等史实,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理解文化趋同的含义和表现,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下收 集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相关资料,课堂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指导阅读《元朝疆域》图,提高识图能力,感官上体会元朝疆域的广大。 
关于元代人分四等的史实,让学生学会制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政权,元朝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和人格魅力。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介绍了元朝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业进一步拓展,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它确立的行省制度,有效的管辖了边疆地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影响。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一代天骄”的崛起主要介绍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改制重点讲解了改制的措施,实际上就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虽作了简单的介绍,但应了解四等划分的界限,理解文化趋同的含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向青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特点上表现出追求独立,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课后交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范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可用如下方法导入新课:
1. 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成吉思汗的图片,请学生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说一说他的故事。
2. 播放有关成吉思汗的歌曲,请学生说出相关内容后导入新课。
3. 播放有关蒙古族的舞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分组探究,设计疑难
  (课下把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一组准备一个子目,在课堂上选派代表充当小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每一小组子目内容展示结束后,由其他两组同学提出与本子目相关但不理解的问题,由本小组成员负责释疑)
教师导入新课后,分别请三小组代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甲组代表:
以讲解的方式展示本子目内容,并结合多媒体上播放的图片。说明了蒙古族的统一、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相关史实。
讲解结束后,其他两组提出问题,甲组成员解答,教师适时点拨,纠误。
乙组代表:
先让同学阅读课本,后以问题的方式讲述本子目的内容。指导阅读《元代疆域》图,找出边陲省份的名称,并思考自己现在所在的省份当时的名称是什么?带领同学讨论 ,文天祥抗元斗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丙组代表:
以短剧的方式展现了元朝人分四等造成的阶级差异,界限分明,等级森严。 并讲解了回族形成的史实。教师归纳总结。 三、总结归纳,升华主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掌握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忽必烈改制的内容、行省制度的创立和影响、元朝的疆域等重要史实。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政权,元朝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和人格魅力。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和融合中才逐渐形成的,我们要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局面,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 四、反复回忆,巩固新知
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新知,或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方式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或用多媒体课件重放新课内容。 五、思维拓展,活动延伸
1. 议一议中国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是怎样逐渐融合的?
2. 收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小组,一同去寻访有关文天祥的历史遗迹。课件16张PPT。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课文想一想,它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没有逃避的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动脑筋“一代天骄”
的崛起 成吉思汗(1162-1227),名叫铁木真,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贵族家庭。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定都和林,他在位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忽必烈改制忽必烈 (1215—1294),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元朝的创始皇帝。  阅读元朝疆域图,找出元朝边疆设置了哪些行省?你现在所在的省份当时存在吗?或属于当时的哪个行省?读图题 (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思考:这句千古名句反映了文天祥怎样的情怀和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元朝人分四等:第一等:蒙古人,地位最高 第二等:色目人,包括西夏人、    
回回人和畏兀儿人
第三等:汉人,指原来金统治区
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
第四等: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
汉人和其他各族人,地位
最低  你身边有回族的同学或朋友吗?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和汉族不一样?你知道回族的形成是在哪朝完成的?有哪些人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回族?活动延伸   收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组织课外历史活动小组,一同去寻访有关文天祥的历史遗迹。活动与探究课件22张PPT。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一代天骄”的崛起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生活环境刻苦坚毅的牧民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和游牧生活的习惯,都使蒙古人成为勇猛能耐的战士。
蒙古统一前, 草
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 成吉思汗 蒙古与金国的交界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认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对抗金国,于是向金国发动战争,向金人报复,结束了蒙、金的臣服关系。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屯兵金国的中都(今北京)城下,金宣宗遣使求和,向蒙古人奉献金银、缎匹、奴仆和马匹等,战事因而暂时止息。次年,金主迁都南京(今开封)。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终于攻陷中都。金政权在迁往南京后,又苟延残喘20年。到公元1234年,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联合南宋夹击金国,终于结束了金朝的统治。
成吉思汗之死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巨星殒落 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清水县六盘山。他临终前向诸子讲述了联宋灭金的战略,同时叮咛诸子在他死后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及避免西夏军因此而增强反抗的斗志。
?
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小结元朝统一全国1、元朝建立1271年1276年2.南宋灭亡和元朝的统一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的?秦(公元前221年)、西晋(280年)、隋(589年)、元(1279年)1.我国历史上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文天祥——抗元英雄1、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大业。
2、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
3、领导人们反抗金的压迫。
4、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5、统治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1、政治上,建立了行省制度。
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
3、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
4、文化上,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元朝划分的四等人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
民族分化政策蒙古
1206金西夏南宋
元畏兀儿
吐蕃
大理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12711279小结1227--1276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B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的建立 ④ 西夏、金灭亡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B3、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 内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中书省D4、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畏兀尔 D 色目人
5、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政治、法律地位最低的是
A 汉人 B 南人 C 色目人 D 蒙古人BB2、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讨论: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元朝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行省制度。
4、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