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隋亡的原因,识记唐朝的建立。
2、理解把握唐太宗的主要事迹。
3、掌握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21世纪教育网
重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三、复习反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了隋朝,他就是 帝。589年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21世纪教育网
2、 用六年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为 、 、21世纪教育网
、 四段,连接了 、 、 、 和
五大水系,全长 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四、自主梳理21世纪教育网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 统治期间,连年 ,多次发动 ,其残暴统治引发了 ,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2、唐朝建立:618年, 建立了唐王朝,定都 ,他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626年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唐太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用人和纳谏:唐太宗认识到,只有 ,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当时 敢于直言被唐太宗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他
尽量做到 ,兼收并用。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吸取 的经验教训。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 赋役制度方面: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 ,规定可用 的方式代替服役。
② 政治方面: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制。
其中中书省 ,门下省 ,最后交由 执行,尚书省下设有 ,分别是 、 、 、 、 、
,各部分管具体政务。
③ 法律方面: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宽省刑法。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果: 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
五、随堂练习
1.下列事件中属于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
①大兴土木 ②多次发动战争 ③滥用民力 ④酷虐残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
A.《水经注》 B.《隋律》 C.《齐民要术》 D.《唐律疏议》
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使得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精题精讲
例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例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房玄龄B.魏征C.马周D.常何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是( )
A.多次发动对外战争B.酷虐残暴的统治C.大兴土木工程D.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汉律》B.《隋律》C.《贞观政要》D.《唐律疏议》21世纪教育网
3.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词《沁园春·雪》,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其中有
“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太宗D.唐玄宗
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5.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教训B.有名谏臣魏征C.他是开明君主D.三省制的要求
6.唐太宗从隋亡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7.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部门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六部
●我综合我发展
9.阅读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中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2)吸取隋亡的教训。(3)贞观之治。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___,定都长安,最后兼并各割据
势力,全国又归于___________,李渊就是_______。
(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_____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以前统治者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
3.简析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答案:形成原因:①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③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和努力发展生产。④人民安居乐业后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繁盛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历史启示: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作出贡献。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③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21世纪教育网
1.自隋唐以来,负责选用、考核官吏的中央部门是( )A.吏部B.户部C.礼部D.工部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3.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21世纪教育网
4.为唐代盛世奠定了基础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5.某班举行“话说唐太宗”的演讲比赛,评委认为张军的演讲有一处错误,表现在( )
A.李世民和他父亲李渊于隋朝末年起兵造反 B.李世民认识到农民起义力量的伟大
C.李世民上台后提高百姓上交的租税 D.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代明君
6.小王在看族谱时得知,祖上曾有一人在唐太宗时做过吏部官员.当时管辖吏部的中央部门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督察院
7.填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图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8.阅读下面材料: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有人)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治主张
(2)唐太宗采取这样的主张,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1)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轻徭薄赋,选用廉洁的官吏。
(2)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说这话的是谁?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半年多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2)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所以,魏征去世,唐太宗觉得好像失去一面镜子,十分伤感。
(3)略,言之有理即可。
课本第12页自我测评答案:
方面 主要内容
政治上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
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法律上21世纪教育网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