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5《“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15《“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6 1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案
●精题精讲
例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文景之治
例2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我夯基我达标
1.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B.突厥族C.回纥族D.吐蕃族
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伙千群趋”,其中的“文皇”是指( )
A.汉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21世纪教育网
3.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武则天
4.吐蕃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彝族
5.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
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6.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
A.通婚联姻B.经济文化交流C.共同镇压安史之乱D.会盟21世纪教育网
7.唐朝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地区用兵的做法B.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始终非常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8.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B.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21世纪教育网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册封南诏首领的帝王是______。
(2)唐朝时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是______人,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
唐玄宗时,他们的首领______上书唐朝皇帝说已经与唐“_______”了。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21世纪教育网
1.从地理位置看,东突厥位于现在的( )
A.内蒙古一带 B.新疆境内 C.青藏高原 D.东北
2.下列不属于文成公主入藏时从中原带去的是( )
A.生产技术  B.农作物品种  C.书籍  D.军队
3.唐玄宗时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尺带珠丹B.皮逻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4.概括指出唐朝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1)战争征服后设置政权:唐初,唐太宗率军打败东突厥,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2)册封首领: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3)联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蕃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唐蕃“和同为一家”。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 )A.歧视政策 B.灭绝政策 C.开明政策 D.奴役政策
2.唐朝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B.南诏C.突厥D.吐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丰富了藏族人民生活B.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D.改变了吐蕃民族习惯
4.曾经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的人物是( )
A.松赞干布B.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D.金城公主
5.唐朝初年,尚未出现的少数民族是( )A.吐蕃B.回族C.突厥D.南诏
6.历史兴趣小组要考查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所要考查的地点应是( )
A.长安 B.大理 C.敦煌 D.拉萨
7.“点苍山会盟”时与唐朝使团会盟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B.回纥C.吐蕃D.南诏
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21世纪教育网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21世纪教育网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21世纪教育网
9.唐朝时吐蕃政权的都城建在(  )
A.大理  B.大昭寺 C.逻些 D.洛阳
10.唐太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想一想,“贵中华,贱夷狄”指的是什么 请你以唐太宗对东突厥所采取的政策为例,说说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核心是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贵中华,贱夷狄”指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唐太宗在对待东突厥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比较开明。在对东突厥战争胜利后,反而册封东突厥贵族首领,同时还尊重东突厥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爱之如一”、一视同仁的平等的民族政策。
11.阅读下面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朕即位之初,有不少人上书。有人认为君主一定要大权独揽,不能把职权委任给臣下;有的则指出应该耀兵扬武,震慑周边各族。只有魏征劝朕‘消弭战争,注意文化建设,对百姓普遍实行仁政,中原王朝安定了,边远各族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天下太平,极为偏远的四夷都来朝贡,道路上随处可见各个地区的翻译。这一明显的效果,都是魏征的功劳呀!” 请完成(1)~(2)题:
(1)魏征为什么说“中国既安,远人自服”?(2)用事实说明魏征的见解是正确的。
答案:(1)中原王朝安定了,就必然会强大起来,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既对边疆少数民族产生威慑力,使其不敢心存异志,又对其产生吸引力,主动学习和接受中原文化,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2)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和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本第26页想一想答案:唐太宗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其首领以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课本第31页材料阅读答案: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思想观点,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强调“武功”,用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强调“文治”,用先进的文化,道德教化,开明的政策来吸引人归附。
课本第31页自我测评答案:1.“天可汗”即唐太宗。“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君主,尊称“天可汗”。21世纪教育网
2.见课本第28页最后一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