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科学【高频考点解读】
(考试范围:第三章:第3-4节)
高频考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考点解读: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比较,二氧化碳明显增多,氧气明显减少。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其原理是体的扩散作用。
例1: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丙图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频考点2:呼吸作用
考点解读: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表达式(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来运送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最后排出体外。
例2: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请回答: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_______。在A中与气体交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毛细血管中的O2要进入到体内某细胞中,则O2浓度要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O2浓度;如果体内细胞中的CO2要进入毛细血管,则CO2浓度要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毛细血管内CO2浓度。
高频考点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点解读: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将新鲜的菠菜装入塑料袋内,并夹紧袋口,放在暗处一个晚上,把袋子内的空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新鲜的菠菜装入瓶内,盖紧瓶盖,放在暗处一个晚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蜡烛会熄灭。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非常重要。
例3: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____________________。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密封,放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广口瓶中,结果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能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高频考点4:光合作用
考点解读: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如图所示)。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①制造有机物,一部分供自身利用,更多的则是提供给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②释放氧气,远远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更多的则是散发到空气中,供其他生物利用。③维持碳—氧平衡,光合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例4: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按序号排列)
(2)图1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2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解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和无光均可以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化学能(贮存能量)
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能量)
相互关系
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O2
例5: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做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中A所示,a、b分别表示10 ℃和20 ℃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B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________。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________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2-1-c-n-j-y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6: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考点解读:氧循环是指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的过程。
例6: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动物的呼吸作用可使O2转化成CO2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 D.人的呼吸使大气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
高频考点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考点解读:碳循环:①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CO2
②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呼吸作用―→体内氧化→CO2
③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O2
④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CO2
例7: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所示,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是通过(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火山喷发
高频考点8: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解读:(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2)其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水蒸气(H2O)、臭氧(O3)、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碳化物类、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3)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4)缓解措施:①减少CO2的排放,如减少使用__煤、石油、天然气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②增加CO2的消耗,如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例8:研究发现,大气中CO2含量增高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还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某研究小组在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海水中CO浓度的影响时,获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海水温度:T1>T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使“________”加剧,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3)根据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海水中CO浓度与模拟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N2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
CO2
N2
吸入气
21%
0.04%
78%
呼出气
16%
4.0%
78%
肺泡气
14%
5.5%
78%
A.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该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人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若该人深呼吸一次,则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
2.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②模拟肺,④模拟膈肌
B.甲模拟吸气过程,此时①内气压小于②内气压
C.乙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
D.这个实验说明吸气、呼气与膈肌的运动有关
3. 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4. 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h,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作用是阻止水分的运输),在阳光下照射4h,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叶上部有淀粉产生,叶下部无淀粉产生
B.叶下部有淀粉产生,叶上部无淀粉产生
C.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光合作用需要CO2
5. 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放进透明密闭的容器内,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条件。然后测定夏季一昼夜间容器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曲线上对应这一生理状况的点有( )
A.a点和d点
B.b点和c点
C.a点、b点和c点
D.b点、c点和d点
6. 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7.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 cm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
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 如图所示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在0°C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9.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0.现有四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夜晚从零点开始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h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12.如图所示是植物的叶释放氧气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AB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时植物的叶不进行光合作用
C.CD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B点过后,植物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13.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各种矿物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14.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金鱼藻,测出瓶内的含氧量后密封,将甲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其他条件相同,n小时后再次测出瓶内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于n小时内甲、乙两瓶内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c g
B.甲瓶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b)g
C.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c)g
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g
15.某同学为了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阀门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发现,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
C.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实验会更快效果也更好
D.若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稍浑浊,说明煮熟的种子呼吸较弱
二、非选择题
16.在下图中,甲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乙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在甲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乙图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甲图中的_________段(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
甲 乙
17.如图所示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_______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B中的CO2含量比A中的________,O2的含量比A中的________。
(3)B结构中CO2和O2之所以能与A结构内的CO2和O2进行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文字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实验:
操作步骤
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对应试剂,C中放入绿色植物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④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与讨论: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经过8h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氧气的增加量(mL)
1
天竺葵
红
120
2
天竺葵
绿
15
3
紫罗兰
红
80
4
紫罗兰
绿
10
据表回答: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即可)。
(3)除如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___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_________。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
23.图甲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完成图甲所示探究后,将b装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用2张大小相等的铝箔在该植株某一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h后,去掉铝箔,摘下该叶片。将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处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图甲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A.确保植株与玻璃钟罩内空气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株根系的影响
D.排除土壤土质差异的干扰
(2)将图甲中b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内该玻璃钟罩内CO2浓度下降。由此可知,该植株在这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图乙中,A时刻叶片经酒精脱色后呈__________色。B时刻叶片在阳光充足、条件适宜的环境中,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例1 C
例2 (1)肺 肺泡 布满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2)大于 大于
例3向试管方向移动 消耗氧气
例4(1)④→①→③→②;(2)叶绿素;(3)金鱼藻的有无;(4)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来源
例5 (1)快 (2)升高
(3)吐鲁番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
解析:(1)从图A可知,同时间内,20 ℃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高于10 ℃。(2)种子的呼吸作用要适当地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3)吐鲁番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可以减少植物分解有机物。
例6 B
例7 B
例8 (1)工业大量燃烧含碳燃料(或过度砍伐树木、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
1-5 BBABB
6-10 CDBDB
11-15 CDBCA
16.低 bc
17.(1)气密 对照(或对比)
(2)不正确
(3)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8.(1)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
19.(1)肺泡 毛细血管
(2)高 低 (3)气体的扩散作用
20.(4)实验:
简答
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②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③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⑤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①B装置内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没有除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装置没有完全遮光,绿色植物在有光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21.(1)8h内氧气的增加量(mL)
(2)8h内,紫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h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h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h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写2条即可)。
(3)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或光照强度;叶的幼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