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0 1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文言词语和句式梳理探究文言词语词性
名词n. 动词v. 形容词adj. 数词num. 量词 代词pron.
副词adv. 介词prep. 连词conj. 助词 叹词interj. 拟声词词语常识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而 何 之 乃 乎 其 且 若 者
所 为 焉 于 与 则 因 以 也实词虚词翔宇宝中 杨扬原
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翔宇宝中 杨扬(一)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翔宇宝中 杨扬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 从?殆?当?道?得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假?间?见?解?就 举?绝?堪?克?类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要?宜?遗?贻?易 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一词多义

死 存亡不可知。
逃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丢失 亡羊补牢 歧路亡羊
外出,出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忘”翔宇宝中 杨扬(2)古今异义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突然出现;今义:冲出,强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翔宇宝中 杨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这个人;今义:多指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腹犹果然翔宇宝中 杨扬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义:突然、意外的事变;今义:副词,很。古义:特指婆婆;今义:公婆。翔宇宝中 杨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义:特指哥哥;今义:父亲和哥哥。古义:不同;今义:不同和相同之处。翔宇宝中 杨扬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彩的变化。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义:旁系亲属。词义扩大词义缩小翔宇宝中 杨扬先帝不以臣卑鄙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性词
今义:品质恶劣。含贬义词义转移词义感彩变化(三)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又如,“反”和“返”。
 异体字:同样意思,不同写法。“峯”是“峰”的异体字。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作临时工。如“蚤”与“早”。特点是“因音通假”。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古书被烧,凭记忆背诵。 翔宇宝中 杨扬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终老不复取(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莫(暮)春者,春服既成翔宇宝中 杨扬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卒(猝)起不意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将军身被(披)坚执锐翔宇宝中 杨扬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通假字大全翔宇宝中 杨扬1、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2、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曷:通“何”,为什么。衡:通“横”,与“纵”相对。翔宇宝中 杨扬《滕王阁序》3、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翔宇宝中 杨扬《逍遥游》4、北冥有鱼6、而征一国5、小知不及大知冥:通“溟”,海。 而:通“能”,能力。知:通“智”,智慧。 翔宇宝中 杨扬9、御六气之辩。7、此小大之辩也。8、旬有五日而后反。辩:通“辨”,区别。辩:通“变”,变化。有:通“又”。翔宇宝中 杨扬13、四十有四    《陈情表》10、夙遭闵凶11、零丁孤苦12、常在床蓐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蓐:通“褥”,草席。有:通“又”。 翔宇宝中 杨扬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4)词类活用翔宇宝中 杨扬词类活用名 词动 词形容词其 他动 词 名词 动 词 使动为动用法数词活用作动词名 词 动词名 词 作状语名 词 使动名 词 意动形容词 名词形容词 动词形容词 使动形容词 意动翔宇宝中 杨扬总结必修五词类活用的词一、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然后图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翔宇宝中 杨扬二、使动用法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眄庭柯以怡颜
徐孺下陈蕃之榻
而征一国者翔宇宝中 杨扬三、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襟三江而带五湖
四、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翔宇宝中 杨扬文言虚词翔宇宝中 杨扬①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 木欣欣以向荣)
②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③作倒装的标志(何陋之有?)
④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虚词的作用:翔宇宝中 杨扬二、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大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1)用“者”、“也” 表判断。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翔宇宝中 杨扬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环滁皆山也。⑤此亡秦之续耳。翔宇宝中 杨扬⑤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此后典籍皆为版本。③问今是何世。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翔宇宝中 杨扬②刘备天下枭雄。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①荀卿,赵人。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的句式。
如:“此非空言也。”;“予本非文人画士。”;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被动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为……”的形式表示;
如:兔不复可得而为宋国笑。6、用“为……所……”的形式表示;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7、用“被”来表示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翔宇宝中 杨扬8、意念被动句(无标志)。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A迁移训练翔宇宝中 杨扬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三、倒装句①甚矣,汝之不惠!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翔宇宝中 杨扬①古之人不余欺也。2、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③忌不自信。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翔宇宝中 杨扬①大王来何操?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⑤不然,籍何以至此?④微斯人,吾谁与归!③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②沛公安在?翔宇宝中 杨扬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③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②夫晋,何厌之有?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翔宇宝中 杨扬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3、定语后置翔宇宝中 杨扬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翔宇宝中 杨扬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马之千里者
能日行千里的马翔宇宝中 杨扬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翔宇宝中 杨扬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翔宇宝中 杨扬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翔宇宝中 杨扬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⑥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翔宇宝中 杨扬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文言文中是很多的。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翔宇宝中 杨扬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主语的省略翔宇宝中 杨扬“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翔宇宝中 杨扬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翔宇宝中 杨扬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翔宇宝中 杨扬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参考答案翔宇宝中 杨扬《孔雀东南飞》“相”字的整理一、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读“xiāng”。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⑤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翔宇宝中 杨扬二、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
(一)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⑧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二)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
⑨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⑾誓不相隔卿
⑿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⒀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翔宇宝中 杨扬(三)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⒂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⒃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⒄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三、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⒅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1)师:学习
规律 两个名词,不是并列,主谓关系,就是动宾关系。
(2)水:游水
规律 能愿动词+名词,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副词后的名词,一般也做动词。
(3)妻:嫁给……为妻
规律 介词结构+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4)舍:筑舍定居
名词+介词结构 名词一般或用为动词P92
1、(1)操何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2)吾与谁归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3)不欺余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4)未有之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补充(5)句读之不知 用之做标志的倒装
唯才是举 用是做标志的倒装2、(1)(相如)因跪请秦王
(2)肃追(权)于宇下
(3)(蛇)(蛇)(蛇)(草木)(蛇)
(4)(项伯)与臣游
3、(1)见……于
(2)见
(3)一夫作难而七庙(被)隳,身死(于)人手,为
(4)为……所翔宇宝中 杨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