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03 2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1945.4)请大家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思考:
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有哪些人开始提马克思主义?
⒉毛泽东说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有所改变?一、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不单挂出了共和国的招牌,连议会制、多党制、普选等这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一度也被热热闹闹地搬到了中国来。很多人对这些曾抱有很大的期望。奇怪的是,说起来那么动听的东西,甚至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的政治制度,一旦硬搬到当时中国社会这块土壤上实行起来,却全然变了样: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种瓜得豆,这真是创业者始料之所不及的。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  材料二 从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达四年之久,……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这不能不使更多的醉心学习西方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表明了这个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象征。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  材料三 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材料四 (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起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致偏僻乡镇。千百万人从平时的宁静生活或狭小的圈子中猛然惊醒过来,热血沸腾地走上街头或公共集会,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了!原来处在被统治状态下的民众直接行动起来,干预政治,并且带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回。……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一、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原因:
  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
  ⑵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
  ⑶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⑷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①发表著作:《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②(李、胡)问题与主义的讨论③组织学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一、广泛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⒈由学术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⒉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转变
 ⒊由马克思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