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测溶液地酸碱性。?
2、通过指示剂地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指示剂遇酸性、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了解显色反应是观察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
2、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仪器、药品:?
投影仪、试管、试管架、玻璃棒、表面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稀盐酸、白醋、肥皂水、盐水、河水、苋菜溶液、石楠叶溶液、花菜溶液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 向学生展示一些酸性物质的图片、并向学生询问看到图片的感觉,并且说明酸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很酸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酸味就是物质酸性的反映
向同学们展示一些碱性物质的图片,并且让学生朗读碱性物质的好处,从而让学生知道碱性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回答、朗诵
设问 一种溶液是否有酸性就能判断它显酸性呢?在生活中我们常用闻气味甚至品尝的方法。而在实验室是禁止对化学试剂采用“尝味试验法”了解其味道。那么如何通过化学手段去了解呢? 猜想、回答问题。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引入新概念 像紫色石蕊这样的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剂,称为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有多种,酚酞也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之一 常还可以使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 , 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 学生回答问题
提问 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也是有酸性、碱性或是中性呢?如何验证呢?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实验一:验证物质的酸碱性 巡视、指导实验? 并要求同组的同学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样品用紫色石蕊试剂来探究该样品的酸碱性,观察加入紫色石蕊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实验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样品采用了河水,肥皂水,食醋。滴入紫色石蕊后溶液中河水程紫色,肥皂水呈现蓝色,食醋呈现的是红色。自然界中的物质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中性。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能得出结论
讲述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思考, 由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提问 听了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故事,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思考,讨论
探究实验二:酸碱指示剂的寻找 巡视、指导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将油菜花溶液、苋菜叶子溶液、石楠叶溶液分别滴入盐酸和氢氧化钠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发现油菜花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黄色。苋菜叶溶液在酸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不同,石楠叶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也有不同让学生将做好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学生得出结论自然界中的部分植物的汁水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从自然中发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提问 如果想要知道某溶液的酸性或是碱性的强弱又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用PH试纸。
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 注意: 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 (2)不能用水将PH试纸湿润试剂 会使试剂变稀,测得的PH不准 听
提问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酸碱度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酸性溶液PH﹤7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实验三、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试剂名称盐酸乙酸PH值
让学生动手测定盐酸、乙酸在相同浓度下溶液的PH值的大小 学生测定盐酸与乙酸溶液的PH值得出结论 PH越小、酸性越强、PH=0酸性最强 PH越大、碱性越强、PH=14碱性最强 对酸碱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示图片 某些物质溶液的PH (
0
2
1
4
3
6
5
8
9
10
12
11
14
13
酸性
碱性
) 听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听 通过了解人体、植物的酸碱性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自然
小结 及其练习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 )或( )的强弱程度,通常用( )表示。 2.PH的范围在( )之间,PH=7,溶液呈( )性 ; PH<7,溶液呈( )性;PH>7,溶液呈( )性。 溶液的PH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PH越大,( ) PH越小,( )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 ) 既不能( ) 也不能( ) 练习: 如何鉴别盐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填写答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所授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理解上无太多障碍,由于设计了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亲自体验当魔术师的感觉,尝试合作的力量,体验解决困惑后的喜悦。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通过对比学习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它们的特性,也是为以后学习酸碱做好辅垫。但也存在下列问题:1、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参与探究实验比较费时,导致本节课拖堂。2、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探究过程中真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容尚不充分,存在较多的教师指导实验的成分?因此教学传授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进行反思,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水平才能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