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08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课程标准:一代伟人延安时期畅游长江(1964)感受伟人的足迹中国人民心中的毛泽东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最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和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毛泽东同志晚年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十年赶超英美,跑步实现共产主义”等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口号,并出现了“大跃进”、“十年内乱” 的严重错误,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的停滞与困顿!这些思想属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________________《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大革命时期
(1924-1927)井冈山时期
(1927-1935)延安时期
(1935-1949)建国后
(1949-1976)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创立中国共产党和大革命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民族的、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党内的种种矛盾,纷纷展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就产生了一种需要,提供了一种可能,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来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思考和研究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 1927年的毛泽东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
小资产阶级:如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
半无产阶级: (一)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五)小贩等五种。
无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文章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一、充分估计了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这只有靠发动农村大革命才能完成。二、指出了建立农村民主政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三、分析了农村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提出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四、阐述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1926年,随着大革命的顺利进军,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右倾错误领导的怀疑和责难。于1927年1月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后写成的。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主要思想: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1921—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时 间: 主要著作: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强调进行农村革命伟大意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对夺取革命道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通向革命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8年的毛泽东文章指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整篇文章阐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的提出,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走有根据地、有计划地建设农村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的道路,才能树立革命群众的信心,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从而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为什么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时 间: 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井冈山时期(1927—1935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虽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但真正取得革命胜利,路还很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偏离了毛泽东思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随着革命中心的转移,毛泽东思想步入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9年的毛泽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就加紧反共活动,除了在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我党我军进攻外,并提出取消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等反动主张和观点。 毛泽东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建立国营经济,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该文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对于中国民主革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有了显著增长,但是许多新党员没有很好地受到过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的教育,因而党内许多非无产阶级现象又有所抬头。 1939年10月写此文。 发刊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统总结了党创立以来18年的历史,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 全书两章共10节,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三、从中国国情出发进一步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四、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该文是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代表作。 延安时期( 1935—1945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 间: 主要著作:主要思想:标 志: 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引导了中国人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呢?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作了初步的理论总结。?4.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955年的毛泽东 到1949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回答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立新中国的认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日,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文中描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人士寻找革命真理所走过的道路;批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论述了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说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及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阐明了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集中地反映了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根据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即:(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该文是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重大发展的标志性作品之一,文中的许多观点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阐述了国内的十大关系。
文章把复杂的社会矛盾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
文章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55年的毛泽东 建国以后(1949—1976)《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③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处理好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时 间: 主要著作:主要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革命的基本问题
(同盟军、农村革命) 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理论
(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思想三、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体现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5、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
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