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2张PPT。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 五 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达标要求:
(1)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
(2)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1、地域分异 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地区差异表现:植被、动物、土壤、河湖……地域景观:自然环境要素:
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自然带(植被)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多姿多彩的地表景观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寒带冰原带地域差异的具体表现——自然带形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影 响影 响决定气候影响植被土壤自 然 带自然带的形成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地理
位置成带状一定宽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1、右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的是 气候。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
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
气候类型是 。3)、自然带D的名称是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4)图中B字母表示_______ 自然带,其在南半球同纬度水平方向是缺失的,缺失的原因是 。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E、F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练一练1、地域分异:自然带(植被)差异 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2、地域分异规律 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自然带)在某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形成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着分析根本原因?从三亚到厦门、北京、哈尔滨自然景观有何不同?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因素)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纬度地带性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形成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分析根本原因?从黑龙江到内蒙古、新疆
自然景观有何不同?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经度地带性草原带森林带荒漠带亚欧大陆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因素)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经度地带性纬度方向变化热量非洲沿20°E经
线自然带的变化经度方
向变化水分亚欧大陆中纬度
从沿海向内陆整体性是相对的,
差异性是绝对的,
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各纬度比较:
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的是高纬和低纬
经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的是中纬
各大陆比较:
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的是非洲大陆
经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的是亚欧大陆(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和热量条件变化,山地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雨林带季雨林带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自然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灌木高寒草甸高寒荒漠1、影响因素:海拔高低。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地带性。基带四、垂直地带性2、分异基础:水热条件
四、垂直地带性3、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分异类似;
①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四、垂直地带性3、分异规律:②垂直带谱变化与其所在的纬度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变化相似。四、垂直地带性与哪种地域分
异规律存在相
似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带谱自下而上的变化 类似: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基带(取决于纬度)
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①纬度:反比四、垂直地带性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②海拔:正比AABBC30°N四、垂直地带性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③相对高度:正比四、垂直地带性1、两座山基带相同吗?为什么?
2、两座山垂直自然带谱相同吗?
为什么?低纬高山,
带谱丰富。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及应用1、雪线:高山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五、雪线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①阴坡、阳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雪线五、雪线3、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②迎风坡、背风坡雪线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五、雪线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在南北坡的高度差异情况及原因?思考雪线与气温、降水有什么关系 ?雪线高度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限(最低高度)低纬山地雪线高;降水少,雪线高; 夏季雪线高;雪线与坡向有什么关系 ?阳坡雪线高 ;背风坡,雪线高植被线:降水越丰富、热量越充足的一侧同一植被的植被线越高。 植被线探究活动:你能确定山体的纬度、阴阳坡吗?纬度带,看基带;向阳坡,向上翘;阳坡:北球朝南;南球朝北; 例1、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的是( )A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图7A阳坡雪线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主要影响)天山雪线南坡比北坡高的原因温度:南坡纬度低,温度高;南坡是阳坡,温度高
降水: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北坡南坡影响雪线的因素气温降水
纬度阴、阳坡迎风、背风坡(主导因素)① 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 (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 地带性相似。
② 高度愈大, 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③ 同一自然带 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 坡高。山地垂直地带分布特点相对纬度水平自然带纬度阳阴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 ,背风坡雪线海拔3、季节:夏季雪线高高高高雪线特点雪线是指山峰终年积雪区的下限。影响下图中不同山峰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降水
C.海陆位置 D.温度D小结垂直地域分异成因:海拔高度引起的水分和热量的变化更替:大致沿等高线延伸,随高度变化影响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水分、15.该山峰可能位于( )
A.武夷山脉 B.大分水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16.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坡,原因是北坡( )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17.下列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CBA18.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9.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C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概念: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的规律。
2.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洋流,地形,水分等。
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例1: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例2:我国西北内陆温带荒漠带的绿洲 表现:“缺失”、“改变”、“约束”、“块状”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概念:
自然带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的规律。
④②⑥⑤⑦ 4、几种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分布④①②⑥⑤
②、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
热带草原带
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⑦ ③、特殊的热带雨林带分布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暖流影响。③③③③④、日本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延伸至约40 °N洋流影响
日本暖流
洋流
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地形:安第斯山脉阻挡
盛行西风的背风坡⑥、南美西岸热带荒漠带逼近赤道⑤、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 ⑦、欧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延伸至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地形起伏: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同纬度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
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扩充: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上等活动,
补充: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影响因素)(洋流.地形)(地形)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局部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洋流.地形)(地形)(海陆分布)(地下水或水源)自然带的特点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g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1.图中属于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有( )A. a、f B. a、e C. b、e D. c、d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e-d反映了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B.a-f-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C.自然带a、d的形成原因相同
D.自然带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有关CD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以经向地带性:以垂直地带性:以为基础热量为基础水分为基础水热状况非地带性课堂小结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水平分布规律课后练习1.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的是( )
A. 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 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
被明显变化
D.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漠河镇沿线植被
发生明显变化
2.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
B.重庆到拉萨——夏季气温由低到高
C. 淮河以南到以北——暖温带过渡到中温带
D.黄河中游到上游——河水含沙量越来越多CA3.下列四个自然带,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
①南美洲的热带草原带
②亚欧大陆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③亚洲的温带草原带
④非洲的热带雨林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属 于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现象DD5.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1)沿AB线,自然带依次由________带_______带过渡到_________带;
这属于由________向________的地域分异现象,主要是由于_______差异造成的。
(2)自然带沿CD线的更替属于_________方向的分异现象,这种变化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森林草原荒漠沿海内陆水分纬度热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