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7 19: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课前预习
一.智者的启蒙
1.背景
⑴希腊①________发展,②________地位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
⑵解决③________问题的需要。
⑶雅典④________的高峰期。
2.时间:公元前⑤________世纪中叶。
3.性质:反对旧的⑥________和⑦________的运动。
4.内容:放弃对⑧________的探索,关心与⑨________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5.特点
⑴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⑩________和 ________。
⑵注重实利,以 ________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⑶怀疑神灵,否认 ________,批判 ________,敢于创新。
6.代表: ________,其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7.意义
⑴把 ________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 ________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⑵智者运动是西方 ________的滥觞。
⑶普罗塔哥拉是西方第一次 ________运动的先驱。
特别提醒 希腊哲学思想产生的原因:⑴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往频繁,为文化多元化提供重要前提。⑵希腊工商业发达,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的推动。⑶古希腊社会经济发达,政治制度先进,为哲学思想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⑷先哲们勇于探索、思辨的结果。
自我校对:①工商业;②平民;③实际;④民主政治;⑤5;⑥思想方法;⑦传统;⑧物质世界;⑨人类;⑩相对主义; 主观主义; 逻辑; 绝对权威; 传统; 普罗塔哥拉; 人; 自我; 人文精神; 思想解放;
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1.苏格拉底的主张
⑴反对①________忽视道德、追求②________的主张。
⑵强调人类的③________、否认绝对权威。
⑶凡是为一个人的④________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2.评价
⑴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⑤________”。
⑵尊崇⑥________,追求⑦________,被18世纪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⑶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⑧________。
三.人生而平等——斯多亚学派
产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⑨________世纪初
代表 创始人:芝诺、⑩________及一些身份特殊的罗马人
斯多亚哲学 组成 物理学、 ________和逻辑学
内容 ⑴“ ________”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⑵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 ________⑶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 ________⑷人与生俱来就带有 ________,人生而平等
意义 第一次论证了 ________,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 ________的核心理论
特别提醒 西方人文精神在古希腊时期的发展历程:⑴起源: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初显人的自主意识,标志着西方人的精神觉醒。⑵发展:智者学派。尤其是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尺度”口号的提出,树立了人的尊严。⑶完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使对人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高度。⑷顶点: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把古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自我校对:①智者;②功利;③理性;④理智;⑤自我;⑥理性;⑦思想自由;⑧人格尊严;⑨3;⑩西塞罗; 伦理学; 逻各斯; 理性; 至善; 理性; 天赋人权; 人文主义;
1.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理解
⑴智者学派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开始主张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人的主观感觉作为评判世间万物的客观标准。
⑵这一主张,一下子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⑶这一主张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⑷这一主张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的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希腊先哲与人文主义有何联系?
⑴希腊先哲思想蕴涵人文主义精神。
⑵希腊先哲价值观对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源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⑶人文精神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中世纪,神本主义统治一切,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但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被弘扬。近代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当前我们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追求崇高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反对迷信,从而提高全民族人文修养,构建和谐社会。
3.普罗塔哥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相同点:
⑴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⑵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不同点:
⑴背景不同: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⑵内容不同:在普罗塔哥拉那里,人还只是个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人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⑶影响不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而普罗塔哥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它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4.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认识你自己”这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是刻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德尔菲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为了证明神谕,苏格拉底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却发现他们既无知识,也不聪明。于是他认识到自己之所以聪明,在于认识到了自己无知。在这种对人类“反躬自问”的哲学探索中,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美德即知识”的意思并不仅限于肯定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这句话中的“即”是“等于”,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研究的相同之处
⑴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⑵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
⑶认为对个人和社会的了解比对自然的了解更为重要。
⑷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2.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3.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异同点?
(1)同:①都把目光投向人。②都强调人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③思想主张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异:①苏格拉底更注重研究人的道德。②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课堂反馈
(10年新课标卷)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10年北京卷)2.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2009福建文综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2.(2010年金考卷·文综8)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提出“知识即美德”,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3.(2010高考信息卷·三)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其实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中即有对这一理念的体现,那么这一理念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
A.古希腊雅典的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
4.(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期末)“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2010高考信息卷·二)2009年10月在山东召开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从场馆建设到交通保障,从新能源应用到赛场安保,大量高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使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更显节能、环保,更具安全与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全运、绿色全运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源于( )
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C.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D.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
6.(2010年金考卷·历史三)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并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
A.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B.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C.古希腊教育程度的提高
D.古希腊人对知识的追求
7.(2010年金考卷·历史四)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针对当时雅典社会道德沦丧的社会状况,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思想( )
A.认为美德等同于知识
B.认为美德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C.认为社会道德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D.与荀子的“性善论”基本一致
8.(2010年金考卷·历史七)黑格尔在评价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时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于( )
①强调了人的价值 ②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③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④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校重视传统,尤其重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B.该校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C.保证了哈佛大学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推陈出新的良好发展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哈佛大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10.“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1.“Man is the measure(尺度)of all things.”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其伟大之处在于( )
A.它是苏格拉底的名言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反映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D.说明人创造了万物
12.(2010年金考卷·历史五)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以科学的调查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科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宙斯 图二 古代希腊神话的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一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一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⑶普罗塔哥拉与材料一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⑷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什么影响?
14.阅以下对材料:
材料一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每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切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一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一苏格拉底
材料二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一孔子
请回答:
⑴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⑵两位思想家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导致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