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六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六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7 19: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四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课前预习
一.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
1.背景: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①________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成了②________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重要思想:
⑴崇尚③________,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⑵提倡④________,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⑶提倡“⑤________”和“自由、平等、博爱”。
3.代表人物和主要主张
⑴霍布斯:英国人
主张每个人都有天赋的⑥________。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这种思想对推翻⑦________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⑵伏尔泰:法国人
a.提倡⑧________学说(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不反对⑨________上的不平等;
c.赞成实行“⑩________”,这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⑶孟德斯鸠:法国人
a.提出 ________的学说,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b.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 ________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________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⑷狄德罗:法国人, ________派的代表。
a.提倡维护 ________权利。
b.体现了 ________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二.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1.洛克:英国人,是资产阶级 ________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基本主张:
⑴君主和政府的权利来源于 ________,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⑵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在 ________控制下行使国家的行政权。
⑶ ________有权更换、推翻破坏法律和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国王和政府。
3.作用: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特别提醒 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宣传理性主义,主张建立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自我校对:①自然科学;②自然法论;③理性;④科学;⑤天赋人权;⑥自然权利;⑦君权神授;⑧自然权利;⑨财产;⑩开明专制; 三权分立; 人民主权; 政治体制; 百科全书; 自然; 科学; 民主主义; 人民; 立法权; 人民;
三.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卢梭
1.卢梭:①________国人,出身贫寒,深刻了解人民的疾苦。
2.主要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②________》,阐述了博大精深的民主思想。
3.主要主张:
⑴宣扬“③________”,号召人民反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
⑵提出“④________”的主张,如果权力没有体现人民的意志或者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4.历史作用:否定了⑤________,描绘了资产阶级⑥________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⑦________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四.康德心目中的自由与平等
1.康德:⑧________哲学家。
2.主要主张:
⑴国家学说:国家应该代表⑨________的公意,公民应履行自己的义务。判断国家是否合法的标准是看国家是否尊重⑩________的各种权利。不赞同公民用 ________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
⑵公民划分思想:根据经济上能否独立将公民划分为 ________公民和 ________公民, ________公民没有政治权利。
⑶永久和平的政治思想:康德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 ________。
特别提醒 康德崇拜卢梭,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公民应当把自己的主张看成是公意的一部分;国家应当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公民应当服从现在的国家权力,履行他们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
自我校对:①法;②社会契约论;③天赋人权;④主权在民;⑤封建王权;⑥共和;⑦美;⑧德国;⑨公民;⑩公民; 革命; 积极; 消极; 消极; 永久和平;
1.启蒙运动有什么特点?
(1)植根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2)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
(3)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做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塔戈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如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科学和民主等,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卢梭的主要政治观点
卢梭的主要政治观点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上存在着体现人们共同利益的“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他提倡当统治者要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革命的理论。他认为立法权应该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还反对任何人为谋私而违反公共意志。
4.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第一,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第二,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在欧洲传播,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第三,对亚洲国家的影响,鼓励了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14~18世纪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根本原因、特点及共同影响分别是什么?
名称 兴起的根本原因 主要特点 产生的共同影响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动员
宗教改革 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启蒙运动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1.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启蒙思想家是卢梭,因为卢梭的重要学说是“主权在民”说,他指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最为激进的思想家,主要体现是:提出“主权在民”学说,提出“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是天经地义的“合法的行为”,号召人民为捍卫自己的自由平等的权力而进行暴力革命。
3.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
⑴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⑵理性主义: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
课堂反馈
(10年安徽卷)1.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0年山东卷)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10年江苏卷)3.(1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 E 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4分)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2.(2009高考江苏单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3.(2009高考海南单科)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4.(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5.(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五)“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材料反映的主要主张是( )
A.“人民主权”说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自由与平等 D.“社会契约”论
6.(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八)右图是法国大革命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的场景。这一场景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A.伏尔泰――君主立宪制
B.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D.霍布斯――社会契约
7.(2010年金考卷·文综1)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卢梭认为,“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二者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地位,但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源是( )
A.所处时代不同 B.政治制度相异
C.阶级利益有别 D.地域环境差异
8.(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四)洛克认为,人们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公民社会的唯一途径是同其他人订立契约,即达成协议,联合成一个共同体,各自放弃他们单独行使的惩罚权力,交由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行使;而且要按照社会所一致同意的或他们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这样,国家就产生了。把洛克的这一思想发扬光大的是( )
A.康德 B.卢梭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9.(中史参2010-2)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以下有关这句话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
A.伏尔泰和卢梭不爱国
B.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
C.伏尔泰和卢梭都主张革命
D.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与君主专制不相容
10.(2010安徽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在启蒙运动中对中国文化进行过论述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1.(2010年长春市调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板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强民众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B.公民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的法律观念
12.图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17-1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他们思想相似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孟德斯鸠 王夫之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残酷性
D.他们代表的阶级属性相同
二.材料题
13.(2010哈师大附中一次月考)“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早在他们之前也曾说过,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另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是对的,然而他却倒果为因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联合国宪章》(1945年)
材料四 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科索沃战争虽属局部战争,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
⑴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对的”?
⑵材料二是如何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的?这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⑶在“争取人权”方面,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国和欧美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⑷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人权问题国际化”,结合两则材料对此作出简要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