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四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学案人民版必修3:专题四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7 19: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课前预习
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背景
⑴近代,①________的方法和②________的办法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⑵十月革命后,“走③________人的路”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追求。
⑶志向宏伟的毛泽东,信仰④________主义,投身改造中国的革命实践中。
2.过程
阶段 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时间 中共创立和⑤________时期 ⑩________时期
文章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⑥________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________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实践活动 1921年参加中共⑦________全国代表大会 ⑴领导了 ________起义⑵创建了 ________革命根据地
理论成果 ⑴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⑧________问题⑵农民是⑨________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⑴把立足点从 ________转入 ________⑵发动依靠农民群众,建立 ________⑶开展 ________⑷最后占领 ________,夺取全国胜利
3.认识
⑴以 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探索出的这条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⑵标志着 ________思想的形成。
特别提醒 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国不能仅依靠局部的改良,应从经济和政治层面实行彻底的改造。国家的最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只有政权被无产阶级所掌握,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为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提出“走俄国人的路”。
自我校对:①改良;②革命;③俄国;④马克思;⑤国民大革命;⑥湖南;⑦第一次;⑧农民;⑨无产阶级;⑩土地革命; 井冈山; 秋收; 井冈山; 城市; 农村; 农村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 城市; 毛泽东; 毛泽东;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历史背景
⑴抗日战争时期,①________有相对稳定的环境。
⑵②________总结了革命斗争经验并进行了新的理论研究。
2.主要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对中国革命的③________、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3.理论成果
⑴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④________的矛盾、封建主义和⑤________的矛盾。
⑵革命步骤:第一步是⑥________革命,第二步是⑦________革命。
⑶革命性质:⑧________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⑷革命动力: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基础上联合⑨________和部分大资产阶级。
⑸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4.成熟标志: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⑩________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 ________。
5.历史意义: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 ________。
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1.背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 ________的过渡和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2.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内容
⑴ ________理论。
⑵社会主义 ________和社会主义 ________同时并举的理论。
⑶正确处理工业同 ________、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
4.标志: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 ________的思想。
5.评价: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 ________集体智慧的结晶。
特别提醒 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事关全民的社会变革,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自我校对:①延安;②毛泽东;③性质;④中华民族;⑤;人民大众⑥民主主义;⑦社会主义;⑧五四运动;⑨民族资产阶级;⑩第七次; 指导思想; 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 论十大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 工业化; 改造; 农业; 建设; 中国共产党;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必要性
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领城市,后占领农村。为什么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呢?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到0.5%,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从政治上看,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无组织工人罢工和开展其他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中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中国革命必须走这条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1)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主要有: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等。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主要有: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等。③毛泽东思想还表现在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
(2)特点: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如何全面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3)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4)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5)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1.毛泽东等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内涵是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该道路强调中共正确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根据地是民主革命核心发展的战略基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互为条件,互为依托。
2.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最高领袖地位,此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中共七大上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堂反馈
(10年四川卷)1.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年上海历史卷)2.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0年山东卷)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2010安徽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哪一项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哪一项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史学界一般认为毛泽东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是指他领导中国人民(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4.(2010年金考卷·历史一)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5.(南京师大附中2010届期中考试)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讲: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以下对刘少奇这一讲话解释正确的有( )
①刘少奇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成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同步的 ②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③刘少奇在1945年首先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6.(2010年金考卷·历史六)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下列对其评述错误的是( )
A.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B.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中共七大上,其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7.毛泽东为寻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发表了一系列理论著作,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8.(2010年北黄卷·文综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劳资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然而中国曾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其中包含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在中国产生这一思想的社会基础最早应该是在(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9.200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生115周年纪念日,一个网友发帖子说:“一个农民的儿子,创造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迹。”下图反映的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是( )
毛泽东在井冈山
A.发动秋收起义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
D.进行“三大改造”
10.毛泽东思想一直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下面是毛泽东著作与其贡献的对应连线,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地提出了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11.(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马克以主义理论为指导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④立足于中国国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2.(中史参2010-2)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以下各项是对“孵出小鸡”的理解,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
A.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B.开始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开始酝酿毛泽东思想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七在召开会场
材料二 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又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材料三
《论十大关系》封面(1956年)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树立党的理论旗帜有何贡献?
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材料三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理论贡献,简述毛泽东此时是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
⑷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其思想精髓是什么?
14.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1941年冬,为中共中央学校题词
图三 1935年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会址 图四
请回答:
⑴据图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是怎样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的?
⑵图二所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请举历史上的两大典型事例说明我党是怎样实事求是处理同共两党关系的?
⑶图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有何重大成果?
⑷联系图一、图四说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历史作用。
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