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植物的茎和物质运输》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为茎的形态、茎的结构以及茎的作用三块内容。学生的初始知识状态是知道茎是植物的六大器官,具有输送物质的能,但对茎的具体结构不甚了解。教学的预期为学生能指认茎的结构并理解木质茎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
要想学生从学习初状态达到教学预期水平,需要让学生对茎进行实物观察并与茎的细胞装片进行对照,从而根据各层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理解茎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本节课在教材中对植物六大器官中茎的教学起到一个总结提升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生物体的结层次一课中,学习了植物的六大器官与功能、五大组织及其功能并初步了解了组五大组织的细胞结构特点,具备从茎的细胞装片中分析各析层细胞的特点,总结茎的各层结构以及各结构功能的知识基础。
同时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一课中学习了茎是如何由芽发育而来,对茎具有充足的知识健备,但还缺少对茎的总体认识,并未将零散的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统整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物观察,能够准确辨别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2)简单了解木质茎与草质茎的区别。
(3)通过茎与茎的永久转片的分析对眼,总结归纳木质莹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学习生物知识。
(2)通过分析茎各层细胞的结构特点归纳其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植物的茎进行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并从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勇于提出质疑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茎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的思想,分析茎的各层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
方法策略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器材准备
草莓茎、猕猴桃茎、豌豆茎、解剖针、解剖刀、PPT、放大镜等
七 教学过程设计
视频引入
提问:动物受伤了会流血,那植物受伤会流血吗?
播放会流血的树——龙血树
提问:它的哪个器官受到了伤害?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有关。
新课教学
1、茎的形态
阅读自主学习单上的资料,并结合课本上145页的图片,辨别桌面上不同的茎分别属于哪一类,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辨认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直立茎)
重点区别:缠绕茎和攀缘茎(图片展示和对比加深学生印象)
提出问题:它们为什么要努力往上爬?
再分析匍匐茎获取阳光的方式:扩大自己的面积
引导学生得出无论何种形态,都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的获得阳光。
提问:除了上面的分类方法,我们还可以怎么分?
得出草质茎和木质茎的分类,木质茎对植物支持力更强。
提问:茎的外形,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来看看茎的内在结构?
2、茎的结构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45页的活动。让学生用刀片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的横切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最后用手把树皮剥下来,摸一摸树皮内侧和木质部外面,有什么感觉?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最硬的结构在哪里,最软的结构在哪里?树皮剥下来,摸一摸树皮内侧和木质部外面,有什么感觉?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茎的结构,但对于形成层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学生在学前是没有概念的,所以这里需要老师适当引导。
3、茎各个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提问:前面我们所讲的主要是茎的宏观形态,现在我们要跟茎的微观形态对比,更深入去了解茎。
阅读导学案材料二,观察已经解剖的直立茎图片并与永久装片图片做对比,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茎的细胞有明显分层,在永久装片的图片中画出分界线?
2.指出这几层细胞分别对应植物茎的哪层结构?
3.不同层的细胞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功能?
小组代表汇报:从外向内依次为: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木质茎横切图片与茎的细胞装片相印证,分析装片中看到的各层细胞的结构特点,总结归纳出茎的结构与各结构的功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而构建关于植物的茎的知识体系,将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方法由死记转为分析理解。)
4、回归生活,关注应用
提出问题: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最后送学生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树木,从我做起!
设计意图:从课本走向生活,用书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知识的运用。并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 板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导学案
材料一:茎的形态
植物的茎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按照茎的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这些不同形态的茎的形成都是为了与茎的作用——使叶更好地伸展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
植物为了促进光合作用,需要将叶子送到更高的空中去防遮挡、接受阳光的照射,所以茎慢慢变得直立,从而形成了直立茎,直立茎质地较硬,直立生长。但是有的茎质地较软,无法直立,所以植物选择借助其他物体而将叶子送往高处,从而形成了缠绕茎(缠绕有规律)和攀缘茎(带有卷须、吸盘能结构)。而有的植物无法将茎送往高处,就选择平卧于地、横向匍匐生长,将被阳光的照射面尽可能扩大以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形成了匍匐茎。
另外,我么还可以按其组成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材料二: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茎的结构可以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
树皮又可分为表皮(最外面)和韧皮部(靠里面)两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对茎起到保护作用。
表皮内为韧皮部。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韧皮纤维细胞细长,细胞壁厚,最大特点就是韧性强,高大树木不易折断,它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一般只有2~3层细胞,这些细胞小、细胞核大、排列紧密,具有不断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层产生的新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因此茎能够不断加粗,而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应此它们不能加粗生长。
木质部一般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木纤维的细胞壁比较厚,颜色比较深,对茎的直立起着决定性的支持作用。导管具有自下而上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髓位于茎的中央,一般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大、液泡大、细胞壁薄,髓可以储存营养物质。
解剖实物木质茎并结合材料和图片、思考与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茎的细胞有明显分层,在右图片中画出分界线?
完成下列表格
结构(由外到内) 细胞特点 功能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
动物受伤了会流血,植物受到伤害会流血吗?
任务一:通过阅读导学案上的材料一,结合课本145页的图片,辨别桌面上植物的茎分别属于哪一类?
仔细观察图片,攀缘茎与缠绕茎有什么区别?
茎的形态
攀缘茎:用卷须、吸盘等攀援他物上升
缠绕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匍匐茎
任务二:茎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
1. 选取你们手上的直立茎,用解剖刀横切一段该枝条。
2.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其横切面可明显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三层
3.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树皮、木质部和髓部。你觉得质地较硬的是 ______,质地较软的是___、___。
树皮
髓
木质部
木质部
树皮
髓
4.试一试能否用手把树皮剥下来,摸一摸树皮内侧和木质部外面,有什么感觉?
阅读导学案材料二,观察已经解剖的直立茎并与永久装片图片做对比,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茎的细胞有明显分层,在永久装片的图片中画出分界线?
2.指出这几层细胞分别对应植物茎的哪层结构?
3.不同层的细胞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功能?
任务三:继续探究
对应结构:
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
表皮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
保护作用
表皮
对应结构:
由什么组成:
功能:
韧皮部
韧皮纤维和筛管
使树木韧性强不易折断、输送有机物
表皮
韧皮纤维
筛管
对应结构:
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
形成层
细胞小,排列紧密
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还能使茎变粗
表皮
所有的植物都能逐年加粗吗?
对应结构:
由什么组成:
功能:
木纤维和导管,
木质部
支撑作用、使茎直立;输送水和无机盐
表皮
木纤维
导管
对应结构:
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
髓
体积大、液泡大、细胞壁薄
储存营养物质
表皮
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从而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年轮的颜色深浅、疏 密程度是否均匀?
春材:气温、水分等条件较好时,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
秋材:气温、水分等条件较差时,年轮较密,颜色较深
“偏心的年轮”
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
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年轮上的“斑点”
环境被污染了,污染物质就被吸进和固定在不同年份的年轮里,跑也跑不掉。
一部植物的“历史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