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糖类 油脂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糖类 油脂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01 23: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知识回顾: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2、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填序号)
A、木炭; B、水; C、碳酸钙; D、甲烷
E、生石灰; F、蛋白质; G、淀粉; H、乙醇。D、F、G、HF、G甲烷
民以食为天,请同学们谈谈下面图片中食物里你所知的营养成分?扬 州 炒 饭日 本 寿 司美国汉堡法 国 比 萨英 国 热 狗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糖类 油脂大米马铃薯高粱玉米面粉淀粉的存在富含淀粉的食物活动1 如何证明是否含淀粉?取样,加碘水或碘酒,若变蓝,证明含淀粉。 淀粉有哪些用途? 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生成酒精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
是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可燃性。方程式为
C2H5OH+3O2 = 2CO2+3H2O
由于工业酒精含有毒的甲醇(CH3OH),饮用会中毒、昏迷、失明、甚至死亡。 点燃淀粉在植物体内是怎么形成的? 淀粉食品咀嚼后变甜,理由是?
光合作用人体酶作用呼吸作用植物体内CO2
H2O葡萄糖淀粉
蔗糖
纤维素
C6H12O6CO2、H2O
交流讨论3:根据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植物完成什么变化的示意图,并写出判断依据。(2)写出该变化的方程式:(3)你认为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可以转化吗?各举一例说明葡萄糖的来源2、 人体内淀粉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葡萄糖3、食草动物体内纤维素通过微生物分解消化产生葡萄糖1、 自然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富含葡萄糖的食物葡萄糖的物理性质甜味、白色粉状、易溶于水等性质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葡萄糖的性质低血糖人体内血糖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乏力、疲倦、昏迷、休克低血糖的人会出现 等症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中会检出葡萄糖[总结]2、检验葡萄糖:
取样,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到沸腾,生成红色沉淀,则样品中含葡萄糖。 进行探究实验,检验葡萄糖溶液?如何检验某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活动二:碳水化合物(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
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氢、氧原子个数比
为2:1 , Cm(H2O)n碳水化合物(糖类) 二、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叫油例: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在常温下呈固态的叫脂例:牛油、猪油抢答题1、下列关于淀粉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B 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C 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D 它们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2、我国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某白酒的标签上注有53°的字 样,它表示( )A 该酒在53°C条件下酿造的 B 100g该酒中含有53mL酒精C 100mL该酒中含有53mL酒精 D 该酒的着火点是53°C抢答题3、下列变化中,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 )A 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 B 用谷物、甘薯等酿酒C 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D 油脂在体内氧化4、下列关于葡萄糖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四川地震一周后救出的人,应先给他喝葡萄糖水B 向患“糖尿病”的病人的静脉中输入葡萄糖水C 向患“低血糖”的病人的静脉中输入葡萄糖水D 向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的静脉中输入葡萄糖水抢 答 题5: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学校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透明密闭)。在阳光下,请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交流讨论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有少数都市时尚女性为保持苗条身材而不吃或极少吃主食,这种做法是否适当?如果长期下去对健康会有何影响?2、要洗净沾附油脂的试管或烧杯,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用汽油,洗洁精来洗涤。请你说出所用的这些洗涤用品在洗涤中各起什么作用?洗涤时,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交流讨论4、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葡萄糖与可溶性的淀粉5、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逐渐消廋?6、如何检验生苹果中含淀粉?如何检验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7、如何检验粥汤和牛奶?交流讨论8、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一些地下组织经常互通“无字密信”,请根据所学的化学原理设计一封无字密信?对方如何解读?9、农村在冬季常以糯米、高粱等作为原料酿出香甜可口的“米酒”,但这些米酒存放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浓的酒味,请你简述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

A、青少年为何不能酗酒?
B、酒精有何用途?
C、假酒为何有毒?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 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交流讨论再 见 吧 同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