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1 二 汉代儒学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1 二 汉代儒学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2 08: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汉武帝董仲舒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汉代儒学一. “焚书坑儒”批判1、原因⑴ 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⑵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⑶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概况⑴焚书:②焚书的范围:③不焚的书: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①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⑵坑儒:②目的:警告文化人①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3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重点)积极:
⑴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消极:
⑵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⑶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
⑷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⑸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黄 老 思 想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⑴历史原因:秦朝儒学受到打击,汉代主流文化对 “焚书坑儒”的批判,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机遇二、罢黜百家1、背景:①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②政治:王国问题、边境问题等突出,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③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⑵社会背景:④时代特征: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⑤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⑥政策: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担任职务,并向他们咨询治国的方略。②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核心)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③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发挥“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轻徭薄赋④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建立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 (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糅合百家,神化皇权。
3、特点:4、评价:④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⑤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实现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③确立了儒学独尊、正统地位思想文化专制①实质:积极:②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⑥结束了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消极:⑦“三纲五常”宣扬纲常伦理,充满了封建意识,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应批判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积极1、“大一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仁政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
3、五常中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剔除其封建内容,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合作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摒弃的?消极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色彩,纯属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罢黜百家”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三纲”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问题探究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实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1、教育体制(倡儒):1)中央:
2)地方: ——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 ——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三、太学的出现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2.兴办太学
学校规定:太学生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学校规模:开始不大,后来不断发展。
学生来源:多为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3、影响:1)对教育:
2)对社会风气:
3)对统治基础:
4)对儒学:
5)对政坛: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清议,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的批评发展而成的社会舆论,奖褒公卿,裁量执政,评论官吏、朝政的风气为历代所继承。顾炎武《日知录·清议》:“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里选举,必先考其生平,一沾清议,终身不齿。”4、太学清议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选官制度的变化2、科举制的演变:
确立——隋朝:隋文帝“分科举人”
完善——唐朝:明经、进士科为主
发展——北宋:取士人数大增
强化——明清:八股取士
3、特点:
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4、影响: 积极:
⑴儒生即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⑵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⑷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消极:
⑸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
⑹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⑺导致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
⑻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