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04 19:2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2.3、元素
要点一、元素
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再如: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2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3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2.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如下图所示)。
            
3.元素的分类: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碳、氢、氧等为非金属元素,铁、铜、铝为金属元素。
【要点诠释】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

         
    
 (1)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 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描述为“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水”、“铁”、“元素”、“组成”等都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等都是微观概念。在描述时,注意宏观概念对应宏观概念,微观概念对应微观概念。
要点二、元素符号
1.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Cu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某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3.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铝 Al 27 铁 Fe 56
氦 He 4 硅 Si 28 铜 Cu 63.5
碳 C 12 磷 P 31 锌 Zn 65
氮 N 14 硫 S 32 银 Ag 108
氧 O 16 氯 Cl 35.5 钡 Ba 137
氟 F 19 氩 Ar 40 铂 Pt 195
氖 Ne 20 钾 K 39 金 Au 197
钠 Na 23 钙 Ca 40 汞 Hg 201
镁 Mg 24 锰 Mn 55 碘 I 127

【要点诠释】
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数字,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只有微观意义),不能表示该元素(没有宏观意义)。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要点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见教材附录)。
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中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共7个横行)、16个族(共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要点诠释】
1.在周期表上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每周期(从左到右)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元素概念
1. 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答案】A
【解析】“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元素。 
【总结升华】利用元素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食品标签上标明了一些元素的含量,在这里一般是指元素。
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新元素      B.跟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D.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答案】C 
【解析】某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该原子和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也可以说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总结升华】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举一反三:
【变式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K-3、Zn-0.06等。这里的Ca、K、Zn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答案】D
【变式2】A、B、C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x个,但中子数都不相等,则A、B、C属于( )
A、同一种元素 B、同一种原子
C、不同种元素 D、不同种原子
【答案】A
类型二、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2    C.Hg   D.N
【答案】C
【解析】Hg表示汞元素、一个汞原子、汞单质。 
【总结升华】所有的元素符号都有两个意义:某元素、一个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态非金属(如C、Si 等)还表示该物质。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O   B.H  C.2H    D.He
【答案】C
【解析】A、D表示物质的化学式,都有宏观意义;B是氢的元素符号,表示一个氢原子和氢元素;化学符号的前边加上数字就只有微观意义,如“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说成表示2个氢元素。
类型三、考查元素周期表
  4.下图甲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答案】D
【解析】图甲中32.06是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中子数。
【总结升华】要记住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的意义。
举一反三:
【变式】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上图乙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答案】B

【巩固练习】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不能再分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D.电子带正电
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符相同的是(  )
A.铁、锌、钠    B.钙、铝、铜  
C.铝、银、镁   D.碳、钙、氯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硅      B.铁      C.铝    D.氧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可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6.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谨慎服用碘片,这里的“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元素符号 B.原子序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8.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9.据广州日报2011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
A.铅元素 B.金属铅 C.一个铅原子 D.一个铅分子
10.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4H2 B.4H C.2H2 D.H
11.下列元素分类错误的是(  )
A.金属元素:金、银、铜、铂、钨
B.非金属元素:碳、氢、氮、磷、汞
C.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
D.固体非金属元素:硫、硅、磷、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不是
二、填空题
13.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是 ;氧气由 组成,由 构成。
14.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②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③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③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④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的。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2.【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答案】D
 【解析】碳、钙、氯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Ca 、Cl。
4.【答案】D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5.【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6.【答案】C
【解析】我们平时所说的含“锌”、“铁”、“碘”等指的是宏观意义上的元素,所以选C。
7.【答案】D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能查出的,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记住两个等量关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9.【答案】D
【解析】Pb可以表示铅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一个铅原子或铅元素;不能表示铅分子,因为铅是由原子构成的。
10.【答案】B
【解析】4H2表示4个氢分子。4H表示4个氢原子。2H2表示2个氢分子。H表示1个氢原子。?
11.【答案】B
【解析】B中汞是金属元素。
12.【答案】A
【解析】原子还能够被分为质子、中子、电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也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3.【答案】水分子 氧元素 氧元素 氧分子
14.【答案】①②④
【解析】①中含氧化合物如果只有两种元素就是氧化物,否则就不是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所以①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原子,如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共有16个质子,一个硫原子也有16个质子,可是氧分子和硫原子不属同种元素,所以②的“不一定”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一定只含一种分子,不然就是混合物,所以③中“不一定”是错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混合后就是混合物,所以④中“不一定”是正确的。
15.【答案】①②③
【解析】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