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10 09:06:5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带来光明
能源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火箭发射升空
能源:能为人类提供所需能量的资源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几种能源
太阳能
风力发电
石油、煤


新知讲解
一、化石燃料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资源有限,因此要控制燃烧反应,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人类的开采使用,化石燃料最终会被耗尽。

石油
天然气

石油
天然气主要能源——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
新知讲解
碳元素
氢元素
氮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1、煤
煤——成分复杂的固态混合物,含有的元素主要有以下:
新知讲解
煤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
新知讲解
煤的综合利用措施

隔绝空气加强热
固体:焦炭——冶金工业重要原料
液体:煤焦油——化工原料
粗氨水——化肥
煤气:煤气——燃料
(干馏)
煤气主要成分: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其他气体
干馏是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综合利用的部分产品(工业的粮食)
煤的综合利用
课堂练习
碳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石油的组成
2、石油
新知讲解
石油的形成
石油和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下经过非常复杂变化形成的。
新知讲解
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是物理变化
石油——成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多种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称为烃)。
新知讲解
石油的分馏
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分离出来
新知讲解
石油的分馏
根据各物质的沸点由低到高依次分离出来
新知讲解
石油综合利用的部分产品(工业的血液)
新知讲解
3、天然气(清洁能源)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是甲烷(CH4)。
(1)甲烷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难溶于水
③比空气轻
新知讲解
注意: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
①明亮的蓝色火焰;
②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杯壁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放出热量。
甲烷燃烧现象
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
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
点燃
新知讲解
化石燃料的利用
新知讲解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可燃冰”
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探明储量
年产量
开采年限


32.7亿吨
1.6亿吨
天然气
13700亿立方米
217亿立方米

1145亿吨
12.4亿吨
63.1年
92.4年
20.4年
下表是我国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中国节能标志
它有哪些含义?
1、中间是一个“节”,——
节约
2、外围是一个“e”,——能源
“energy”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和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都是可以再生能源。
其中太阳能是最诱人的
新知讲解
二、太阳能
1、光-热能转换
原理: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
应用:太阳能热水器
反射式太阳灶
高温太阳炉
地膜、大棚、温室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新知讲解
2、光-电转换
原理:根据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应用:为无电场所提供电池,包括移动电
源和
备用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
利用太阳能的电灯
新知讲解
三、化学电池
电池
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一种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器。
干电池
蓄电池
燃料电池
你知道这些电池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新知讲解
三、化学电池
1、电池的工作原理:
2、与化石燃料相比的优点
(1)节约资源
(2)减少污染(金属污染)
(3)能源转化效率高
化学能
电能
化学反应
直接转化
化石燃料产生电能的缺点:
(1)不可再生;
(2)能源转化率低;
(3)产生环境污染。
新知讲解
三、化学电池
连接锌片与负极、铜片与正极
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直观感知化学电源中能量的转化
新知讲解
三、化学电池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电流计偏转原因
能量转化的形式
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Zn
+
CuSO4
==
Cu
+
ZnSO4
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电流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以电能的方式利用化学能更加有效和洁净,对环境影响很小。
注意: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
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处理废旧电池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四、氢能
(据新华社报道)
氢将是未来的新能源。氢气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1千克氢气可以放出28900千卡热量,相当于燃烧3千克的汽油。用氢作为燃料,推动汽车的发动机,不仅能效高,而且不会污染环境,被誉为“理想的燃料”。
氢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地球上的氢储量是无限的,在工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中,氢都可以用作燃料。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那么如何获得氢气,你有哪些方法?
⑴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Zn+H2SO4
=ZnSO4+H2↑
⑵电解水
2H2O
2H2↑
+
O2

通电
新知讲解
四、氢能
(1)原料不受限制(来源广);
(2)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
(3)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
氢能源的优点
氢能源的局限性
(1)高效的制氢方法;
(2)
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
(3)安全运输
新知讲解
四、氢能
理想的氢能源循环系统
利用太阳能获得氢气
氢能开发与利用的困难:
(1)制氢问题:目前的制氢技术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或电力,效率还比较低。
(2)储氢问题:氢分子小,质量轻,容易逸失,而且氢气易燃、易爆,因而不易储存和运输。
以氢气为燃料驱动的新型汽车正在研制中。
新知讲解
A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
D
课堂练习
A
C
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4·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天然气
太阳能
25%

c
板书设计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化石燃料
1、煤
2、石油
3、天然气
二、太阳能
三、化学电池
四、氢能
1、氢能优点
2、氢能发展的局限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练习
1·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B.
潮汐能
C.
风能
D.
氢能
2·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4·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5·“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7·今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C.一种可再生能源
D.一种可以燃烧的固态水
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9·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10·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11·(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 
 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12·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 
 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据测算,海域可燃冰资源量达几百亿吨油当量,其远景资源量与海域和陆地油气资源量相当,可燃冰被视为即将取代油气的新能源.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是 
 ;
(3)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优点有 
 (填字母)
A、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B、开采中甲烷气体泄漏,比二氧化碳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C、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解: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风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A.
2·【答案】A
【解析】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错误;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D.燃烧、摩擦等都可以产生热能,所以说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得到热能是错误的,故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最清洁的燃料,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燃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正确;
C.管道煤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故正确;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24:5,故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的化石燃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可燃冰的热值高,完全燃烧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故正确;
C.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D.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不是水,故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1)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B.汽油燃烧会产生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属于理想燃料,故错误;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填C。
9·【答案】C
【解析】解: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所含分子数相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即同体积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需要更多的氧气;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需要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的燃料进气量减少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故选C.
10·【答案】(1)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2)风
【解析】(1)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可以节能环保;(2)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11·【答案】(1)A;
(2)石油;生产。
【解析】(1)⑤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可燃性;故填: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氢能目前的生产成本太高,储存运输困难;故填:石油;生产。
12·【答案】(1)煤;甲烷;
(2)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广泛;电;
(3)混合物;可再生;
【解析】(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故答案为:煤;甲烷;
(2)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广泛;电;
(3)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混合物;可再生;
13·【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
(2)C+H2OCO+H2;
(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AB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与水蒸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故填:C+H2OCO+H2;
(3)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
(4)已探明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值大;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填:ABC。
14·【答案】(1)混合物;
(2)低温和高压;
(3)CH4+2O2CO2+2H2O;
(4)AC。
【解析】(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故填:低温和高压;
(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4)由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的优点是中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甲烷气体,能量高,燃烧值大;故填: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元
第9章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发展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知道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氢气等清洁燃料的可能性。3.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及使用化学电池所具有的优点;知道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环境,了解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意义;4.知道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了解利用氢能源的优越性及推广使用氢能源面临的困难;
重点
几种常见的电池所具有的优点和氢能源的主要优点及目前推广面临的困难。
难点
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实例,创设情境,能源:能为人类提供所需能量的资源。
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观察图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都有那些能源。并展示实际应用的图例。【教师】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观看PPT,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将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2、了解煤的主要成分、形成过程、综合利用等?3、了解石油的主要成分、形成过程、综合利用等?4、了解天燃气的主要性质、用途等?【师生】共同总结:煤:煤的组成: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还有氢、氧、氮、硫等元素。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石油和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下经过非常复杂变化形成的。石油分馏: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是甲烷(CH4)。甲烷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气体;②难溶于水
;③比空气轻。化石燃料的利用:如石油可得到:汽油、煤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等。是生产和交通的重要燃料。还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合成材料等。【教师】1.你知道的能源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2.请说说右图中国节能标志的意义?1、中间是一个“节”,——
节约2、外围是一个“e”,——能源
“energy”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和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都是可以再生能源。【教师】活动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观看PPT,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师生】共同总结:1、光-热能转换:原理: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反射式太阳灶、高温太阳炉、
地膜、大棚、温室。2、光-电转换:原理:根据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应用:为无电场所提供电池,包括移动电
源和备用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教师】活动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观看PPT,化学电池:展示实验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直观感知化学电源中能量的转化。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反应原理:Zn
+
CuSO4
==
Cu
+
ZnSO4。能量转化的形式: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教师】活动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观看PPT,氢能:氢能源的优点:(1)原料不受限制(来源广);(2)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3)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氢能源的局限性:(1)、高效的制氢方法;
(2)、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
;(3)、安全运输。【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C、木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是无机燃料,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2·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答案】D【解析】解: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
煤焦油不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
故选D。
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C.
氢气
D.煤【答案】C【解析】天然气、石油、煤属于传统三大化石燃料,故选择C。4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答案】A【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加重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5.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答案】(1)太阳能;天然气;25%;热;(2)c;【解析】(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太阳能;天然气;25%;热;(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填:c。
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根据教材、PPT、提取信息,思考问题、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根据教材、PPT、提取信息,思考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学生交流归纳
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能力、以及组内合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和能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结合本节内容,发表观点。
板书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一、化石燃料1、煤2、石油3、天然气二、太阳能三、化学电池四、氢能1、氢能优点2、氢能发展的局限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