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1课小说基本知识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学科网 古代小说之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施耐庵的《水浒传》——最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Z.x.x. K 教学目标:1.掌握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关键。2.把握“风雪”描写的特点及其他细节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
第二部分(2-5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三部分(6-9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发展)
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小说的情节及结构:Zx.xk 双线并进型主线:林冲活动即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的过程。
副线:陆谦等人的活动即反动统治者设计陷害林冲逼其反抗的过程。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金枪将”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它们有什么区别?明确: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思考:文章什么地方体现了“豹子头”的特点思 考1.林冲性格有什么变化发展?(注意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提示: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提示: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是什么态度?提示: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Zx.xk 人物性格变化过程沧州遇旧买刀寻仇接管草料场雪夜复仇买酒御寒夜宿山神庙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侠肝义胆
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反抗杀敌林 冲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官逼民反总结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先抑后扬
如此安分善良的林冲最后能够奋起反抗,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高俅等人肆无忌惮地残害林冲,为了活下去,林冲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更能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逼民反”的道理。
2.以一当十
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被逼的忍无可忍,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Zx.xk 细 节1.开篇:为陷害诡秘合谋
2.高潮:出大门盖炭上锁
草厅倒试探火种
避风雨石头靠门
为复仇携带刀枪细节的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
2.为下文作铺垫。
3.揭示人物性格。
4.补充情节不足,交代原委。作品中多次提到风雪,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身 寒 沽 酒 1.描写的方式
(1)直接描写风雪
(2)侧面描写风雪比较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描写的作用
(1)风雪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作业:
请为林冲写一首歌,一首礼赞英雄的歌。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再 见 课件37张PPT。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作者介绍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七十一岁或七十二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七十五岁,为洪武三年(1370)。与罗贯中合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
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 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学习提示1.内容:理解把握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2.把握情节发展。
3.分析景物细节描写的作用。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金枪将”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他们有什么区别?思考:明确: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情节复述开端:沧州遇旧发展:买刀寻仇密谋陷害过渡:到草料场出门沽酒高潮结局:
雪夜报仇讨论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转变1.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思考并讨论: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2.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从 “忍”到 “狠”转化的?林冲高俅抢老婆远刺配谋性命逼忍再忍忍无可忍反 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忍一逼忍反忍(林教头)狠(豹子头)官逼官反社会黑暗再逼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坚决反抗为什么林冲不能像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路? 造成林冲和鲁智深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阶级出身和思想意识的不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生活优越,所以他不可能抛开这一切走上反抗道路。即使是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 鲁智深是出身贫民的下级军官,没有产业,无亲无故,了无牵挂,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更能了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所以他的反抗意识就强。本文线索明线——林冲刺配沧洲后的遭遇与反抗
暗线——反动统治者设计陷害林冲小结:1.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而展开
的。
2.小说主题的揭示是通过分析人物性格的转变而获得
的。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起到怎样的作用?(1)直接描写风雪
有三处: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
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
天大雪来。”
——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
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推动情节发展。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渲染出悲壮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风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3)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
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
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
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
盖了半截下身”。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
时时不忘风雪。小结: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何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一种手法。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试找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谈谈它们的作用。(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
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侯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侯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传统。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这是吸收民间口语、继续古代散文的传统而形成的又一重要特点。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拓展练习: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林冲写副对联!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逼 上 梁 山写一篇文学评论,参考题目:
①林冲思想性格变化浅谈。
②“逼上梁山”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③小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