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 培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 培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13 18: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培优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红磷应足量 B.实验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用木炭代替红磷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证明了空气中O2含量
4.夏季到了,不少人喜饮碳酸饮料.某种碳酸饮料(不含其它酸性物质)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文同学将2-3滴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少量该碳酸饮料中,然后加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先变无色后变红
C.先变红后变紫 D.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5.物质X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6g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6.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1g氢气和1 g氧气化合,生成了2 g水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
8.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C.D.
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D.以上都对
10.在化学反应A+3B=2C+3D中,2.3g的化合物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2.7gD,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C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 B.44 C.32 D.88
11.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4g固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 B.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
C.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 D.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12.实验室用15.8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2克,则剩余物是(  )
A.K2MnO4 B.MnO2 和K2MnO4
C.KMnO4和K2MnO4 D.MnO2 和K2MnO4、KMnO4
13.30g某有机物M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含有C、H、O三种元素
B.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
C.完全燃烧时,M与消耗O2的质量比为15:16
D.3.0gM在2.4gO2氧气中燃烧生成2.4gCO、1.2CO2和1.8gH2O
1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测得反应前(to)、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和乙是反应物,丙和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乙、丙、丁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43%和23%
C.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
D.若反应前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12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15.实验室利用某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5g 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97.2g,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10.8% B.35% C.0.35% D.5.9%
16.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
17.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18.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
A.13 g B.11 g C.10 g D.3 g
19.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用量 B的用量 A2B的质量
甲 7.0g 1.0g 5.0g
乙 4.0g 4.0g 5.0g
丙 ag bg 3.0g
则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  )
①3:7 ②3:37 ③7:2 ④37:3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动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21.配平化学方程式(每空0.5分)
①   FeS2+   O2    Fe2O3+   SO2
②   C3H8+   O2    CO2+   H2O
22.选择CO2或O2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反应方程式是   ;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
23.使含6克A、6克B、8克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物质中,没有A、C;有15克B和若干克气体D,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比为A:B:C:D=   .
2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完全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1)若因为撞击在气囊内产生N2的质量为21g,则分解的叠氮化钠质量为   g。
(2)2NaN3+   =Na2O+3N2↑+Cu(填化学式)。
(3)已知Cu+Cl2CuCl2,根据(2)(3)中的化学方程式,130gNaN3与足量的反应物完全反应能得到   gCuCl2。
25.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 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                 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                 。?
科学探究题(共20分每空1分)
27.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③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是    ;
④装置C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
⑤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28.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某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反应前氢气的质量/g 2 2 2
反应前氧气的质量/g 12 16 20
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g 13.5 18 18
(1)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氢气、氧气及水的质量比为   ;
(2)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4)这三次实验   (填“是”或“不是”)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9.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如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每空0.5分)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简述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   。
30.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B可得出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3)实验C中对比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白磷的燃烧情况,可证明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
(4)实验D测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小于,其原因有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红磷燃烧后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③实验前未夹紧弹簧夹
四、计算题(共20分,4+6+6+4分)
3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2.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27 23.8 20.6 17.4 17.4
试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各物质的质量
(3)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3)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5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34.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制取氧气,他们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0.5g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1.3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B D D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C C B D D
二、填空题
21.4;11;2;8;1;5;3;4;
22.O2;CO2;Ca(OH)2+CO2═CaCO3↓+H2O;CO2;CO2+H2O═H2CO3;
23.6:9:8:5;
24.32.5;CuO;135;
25.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氧气;①③;白磷燃烧,生成了大量的白烟;4P+5O22P2O5;
26.(1)大理石的种类;(2)颗粒大小(或体积);(3)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三、科学探究题
27.2H2O22H2O+O2↑;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石蕊试液变红色;氧气不易溶于水,导致C中气压增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8.2H2+O22H2O;H2:O2:H2O=1:8:9;二;三;4;是;
29.酒精灯;集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B;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30.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①;
四、计算题
31.答:(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2.故答案为:(1)9.6g;(2)KCl:14.9g,MnO2:2.5g;(3)90.7%。
33.3﹕1;46.7%;
34.答:(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
(2)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