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二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一、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处、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商店、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商店、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商店
2.乙服务中心等级有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优势条件为
A.矿产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淡水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北京 B.秦皇岛
C.天津 D.石家庄
4.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唐山比石家庄的服务范围大 B.北京的服务范围最大
C.天津比秦皇岛的服务范围大 D.张家口比石家庄的服务范围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津的服务种类和北京基本相同 B.天津的服务种类比北京服务种类多
C.天津有北京不具备的服务种类 D.天津的所有服务种类北京一定都有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更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7.“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双选)
8.图中ABCD四座城市交通条件较好的是 ( )
A.A B.B C.C D.D
9.若图示为我国南北向的纵线铁路,且假设河流干流为长江,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10.D城市建设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且腹地范围较广
B.位于河流人海口,肯定常年不淤
C.若为上海港,则其纬度较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D.海岸线平直,风浪小,是天然良港,便于船舶进出和停泊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政治 C.宗教 D.交通
12.与辽宁省成为人口超过百万城市最多的地区关联不大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矿产资源 C.经济基础 D.宗教和军事
1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B.军事、宗教等因素对城市区位影响已经衰弱
C.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D.科技对城市区位影响最大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1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如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
A.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B.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C.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
D.郊区城市化—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17.中心城区人口处在最低值的阶段是
A.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位于辽河平原上的沈阳市是我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该城市已初具规模。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大规模增加,并呈现明显的“年轮”特征。下图为沈阳市1985-2015年“城市年轮”示意图(选取1985年城市重心为圆心,以正北方向为第1象限,顺时针划分16个象限作为扩展方向,采用1 km2为年轮单元弧的基本单位,根据1985年建设用地在各扩展方向上的面积数,设定基圆半径为10个年轮单元弧,将各年份建设用地扩展量绘制到年轮图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沈阳市“城市年轮”示意图中多时段信息的准确获取主要借助于( )
A.地理信息系统 B.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C.遥感数据 D.实地测量
19.改革开放前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是( )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B.矿产资源的开发
C.河流运输 D.重工业的发展
20.沈阳市向东北方向发展的速度明显比向正南方向快的年份有( )
A.1990年、2005年 B.2000年、2015年
C.1985年、1995年 D.1995年、2010年
下图是我国1998-2008年城镇人口增长折线与城镇住宅投资增长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图示期间我国( )
A.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 D.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22.图示期间城镇发展,使我国( )
A.大城市数量多于中小城市 B.步入逆城市化阶段
C.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均匀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
(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
(4)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县、安新和容城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县总人口仅100多万,而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以农业用地为主。“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各100多千米,城际高铁20分钟即可到达,高速仅1小时车程。下图为“雄安新区”区位示意图。
(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__________(多或少)。
(2)“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缓解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
25.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6.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判断依据。
(2)在A、B、C、D四地中,分别选择高级住宅区和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
1.C 2.D
【解析】1.从图中可知三个服务中心的等级为:甲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因此其服务等级也是甲最高,乙次之,丙最低。C项正确。
2.乙服务中心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会处附近,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将会提高,等级将会提升。因此乙服务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为交通便利,本题D选项正确。
3.A
4.A
5.C
【解析】3.北京是国家首都,城市等级最高,A正确;天津为省级行政区,石家庄为省会城市,秦皇岛为地级市,BCD均错误。故选A。
4.本题考查城市等级和城市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北京为国家首都,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服务范围最大,B正确;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唐山和张家口为河北省的地级市,城市等级低于石家庄,所以服务范围小于石家庄,A错误,D正确;天津市为省级行政区,比秦皇岛等级高,所以服务范围比秦皇岛大,C正确。故选A。
5.本题考查城市等级和城市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北京为国家首都,城市等级最高,天津为省级行政区,城市等级较北京低,所以北京的服务种类比天津服务种类多,且AB错误;但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点,天津有北京不具备的服务种类,天津的所有服务种类北京不一定都有,C正确,D错误。故选C。
6.B
7.B
【解析】6.根据材料“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实施”,这说明“城归”的出现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选B;城市产业尚未达到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A错;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且乡村土地并未出现大面积撂荒现象,C、D错,所以该题选B。
7.改善环境质量不属于社会效益,A错误;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回流了青壮年劳动力,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正确;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C错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而是后期“城归”返乡创业带动的,D错误。所以本题B正确。
8.CD
9.BC
10.AC
【解析】8.图中ABCD四座城市交通条件较好的是C和D,C位于河流和铁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C地。D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便利河海联运,D对。A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区,B位于河流上游干支流交汇处,河流运量小,交通条件较差,A、B错。
9.若图示为我国南北向的纵线铁路,且假设河流干流为长江,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武汉,位于京广铁路与长江交汇处,B对。九江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C对。株州、天津不在长江沿岸,A、D错。
10.D城市建设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的叙述,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且腹地范围较广,A正确。位于河流人海口,泥沙淤积较多,B错误。若为上海港,则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其纬度较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C正确。图示海岸线平直,风浪大,海湾中风浪小,是天然良港,D错。
11.B 12.D 13.C
【解析】11.根据材料可知,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这属于政治因素。据此分析选B。
12.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这非常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辽宁省人口超过百万城市最多与宗教和军事因素关联不大。据此分析选D。
13.综合材料分析可知,不同时期影响辽宁发展的区位因素不同,表明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据此分析选C。
14.D 15.D
【解析】14.仔细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沿海,是港口(看图例),据材料中有“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说明港口运输繁忙,经济繁荣。相比其他因素,港口对甲地形成城市影响更大。故选D。
15.该城市位于沿海,并不适中,A错误;题中没有信息反映该城市资源丰富,而且该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B错误;该国与该城市气候相同的地方很多,C错误;据材料分析,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而该城市又是主要港口,其经济应该很活跃,是该国经济中心,经济繁荣应该是其成为首都的优势条件,D正确。故选D。
16.A 17.C
【解析】16.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先增加,同时郊区人口减少,说,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即城市化阶段;后城区人口呈下降趋势,郊区人口上升,说明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即郊区城市化阶段;后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或小城镇,即逆城市化阶段,最后据图可知,城区人口又有增加趋势,即年轻的专业人员迁回市区,市区人口再度增长,即再城市化阶段。故选A。
17.据图可知,图中中心城市曲线与横坐标有两个交点,其中右侧一个交点是人口处在最低值阶段,此时中心城市人口持续减少,整个都市圈人口还在减少,说明处于逆城市化阶段。故选C。
18.C 19.D 20.A
【解析】18.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由于遥感数据具有连续性强、获取方便的特性,能有效地支撑以五年为时段划分的数据要求,为分析城市扩展变化特征提供可靠的数据,故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特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有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实地测量只能针对当前状况进行测量,对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是无法进行实地测量的。据此分析选C。
19.沈阳是我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铁路运输等交通条件便利,重工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前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分析选D。
20.根据沈阳市1985-2015年“城市年轮”示意图可知,图中东北方向位于第3象限,正南方向位于第9象限。对比第3象限和第9象限可以看出,1985年、1990年、2005年第3象限的宽度明显大于第9象限,故这三个年份沈阳市向东北方向发展的速度明显比向正南方向快。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A。
21.A 22.D
【解析】21.由图可知,我国1998-2008年城镇住宅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我国城镇住宅投资一直在增加,故A项正确;图示期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为正,故城镇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B、C选项是否正确。
2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故A项错误;我国在图示期间没有逆城市化现象,故B项错误;城市化的发展并不会使城市分布均匀,故C项错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会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
23.(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交通便利。衰落原因: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改变。
(2)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该地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堆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码头的位置(城区交通中心)随之(向南)移动,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
(3)①洪涝:(梅雨)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淤积,水流不畅;②高温酷暑:夏季7—8月由于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散热困难,形成高温酷暑伏旱天气。
(4)汉江、长江从武汉市区交汇,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从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
(2)读图可知,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影响码头的位置随之向南移动,导致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
(3)洪涝成因与梅雨天气及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有关;高温酷暑成因是伏旱天气导致的。
(4)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有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
24.北京 少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解析】(1)据图例可知,等级最高的城市是北京,国家首都;据中心地理论原理可知,城市等级 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数量越多。
(2)北京是特大城市,雄安新区建立,有利于缓解北京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社会治安不稳定等城市问题。
25.(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①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3)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解析】(1)结合城镇的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来看城镇的等级,等级越高,人口数量一般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低,人口数量一般越少,服务范围越小。结合图示可知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但本题只考查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应从促进区域交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等方面分析。
(3)调用课本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从环境质量、用地、就业、住房、交通和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分析。
26.(1)A>B>C。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会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2)D地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靠近森林,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C地为化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
【解析】(1)读图,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是中心商务区,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所以三地的地租是A>B>C。(2) 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读图,A地位于市中心,不适宜。B地距城区近,距水源较远,不适宜。根据河道宽度变化,判断C地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根据风频图判断,C地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所以C地适宜。D点位于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森林,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3)针对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从城市的合理规划、公共交通来缓解,也可如限制单双号出行的交通管理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