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16 14: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4节 群落的演替小组讨论:
火山喷发后,地面上的植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群落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演替。特点:
1.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预测的。2.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3.顶级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阶段,但并不绝对稳定,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1)裸岩阶段演替的类型 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火山喷发:无生物群落。(2)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定居在裸岩上,
并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3)苔藓阶段: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
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进一步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富。(4)草本植物阶段:较高的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优势;各种昆虫和小动物迁入;土壤有机物丰富,透气性增加。(5)灌木阶段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优势;各种鸟类迁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6)森林阶段高大的乔木在竞争中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思考:2.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物种多样性如何变化?有 物种多样性增加,演替过程为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否一定会出现森林阶段?不一定,取决于当地的环境条件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小组讨论:火山喷发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异同呢?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1)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实例初生演替实例: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等。
次生演替实例: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类型
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速度时间影响因素实例无→有→多(有)少→多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群落演替的过程——3个阶段一些物种入侵裸地定居成功后改良土壤,为以后其他生物入侵创造条件。通过种内和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劣势物种被排斥,生存下来的物种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物种相互竞争,协同进化,资源有效利用,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相对稳定。侵入定居竞争平衡相对稳定小组讨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否一定会像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发展呢?说出你的理由。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群落的演替,破坏了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举例说明。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 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维持生态平衡的措施
1.退耕还林
2.退田还湖
3.退牧还草山西省沁水县重庆市黔江区退 耕 还 林退耕还湖治理后的洞庭湖 江苏洪泽湖大堤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过近年来的退耕还湖,逐步恢复自然环境和湿地功能。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砍伐森林
填湖造田
捕杀动物我们可以封山育林
治理沙漠
管理草原
建立人工群落我们也可以or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粱、蔗扁蛾 、湿地松粉蚧 、强大小蠹 、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 、福寿螺 、牛蛙 (共16种)环发[2003]11号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外来物种入侵美国白蛾 空心莲子草 紫茎泽兰A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AB3.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是
( )
A.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
B.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C.苔藓的生长比地衣快
D.苔藓能够忍受极端的干旱环境4.20世纪末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过多、河道堵塞
B.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流入河道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多的退耕还林、还草C5.(2017·天津高考·T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次生垂直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