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4.3-4.4节)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植物与土壤(4.3-4.4节)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16 16: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4.3-4.4节练习以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便于记忆树龄?????????????????????????????????????????????????????B.?温度、水分、阳光等的周期变化??
C.?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D.?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2.对图中的茎和根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立茎、直根系?????????????B.?缠绕茎、直根系?????????????C.?攀缘茎、须根系?????????????D.?缠绕茎、须根系
3.某棵树有四个大的树枝,某人把其中一个大树枝的茎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则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被环剥了树皮的树枝逐渐枯死,其余树枝正常生活
B.?整棵树逐渐枯死
C.?整棵树仍可继续生活
D.?被环剥树皮的树枝正常生活,其余树枝逐渐枯死
4.在“证明有机物的运输”实验中,选取两枝带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的原因是(?? )
A.?实验有可能失败,选取两根可以保证实验成功????B.?实验过程有比较,现象更明显
C.?一枝现象不明显,可以用第二枝?????????????????????????D.?两枝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用
5.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6.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如图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 )
A.??????????????????????????B.??????????????????????????C.??????????????????????????D.?
7.木本植物茎之所以能逐年加粗,主要是由于形成层细胞的不断分裂,对于大多数木本植物来说,形成层细胞(?? )
A.?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多,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少
B.?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少,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多
C.?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和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一样多
D.?无法确定
8.将甲、乙、丙三块等体积并去皮的萝卜条分别放入0.3%、11%和25%的蔗糖溶液中。甲变得硬挺,乙基本无变化,丙变小变软。这说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为(?? )
A.?低于0.3%???????????????????????????B.?约为0.3%???????????????????????????C.?约为25%???????????????????????????D.?约为11%
9.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B.?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10.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1.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12.台风过后有些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甚至连根拔起,而有些树木却“毫无损伤”,与此现象相关的是植物(?? )
A.?茎的粗壮程度?????????????????B.?根系的发达程度?????????????????C.?枝叶的茂盛程度?????????????????D.?叶片的大小
13.在根尖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具有分裂能力,这些细胞位于(?? )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
1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如图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一侧
15.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
A.?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D.?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16.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部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的萝卜洞内装浓盐水,在图2中的萝卜洞内装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萝卜会变硬,洞里的水会变少
B.?图2中的萝卜会变软,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的溶液浓度大小
D.?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的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17.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C.?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D.?该实验中其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18.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B.?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C.?年轮是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19.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它们的树于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年轮。一个年轮内的木材特点是(?? )
A.?春材到秋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
B.?春材到秋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
C.?秋材到春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
D.?秋材到春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
20.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二、填空题


21.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图中3所在的位置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中2所示结构为________,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________,向外分裂形成新的________,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________。
22.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分钟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A. ? B. ?C. ? D. ? E.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是??????????? 。
A.?清水,清水???????????????????????B.?10%盐水,10%盐水???????????????????????C.?清水,10%盐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C、D两幅图中哪一幅图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________。
(3)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________?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①②③④中选填)
(4)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根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间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并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分析会出现的变化:

(1)甲萝卜洞内的水慢慢变________?(填“多”或“少”)了。
(2)上述实验中,萝卜洞内增加的水分主要来自细胞内的哪一个结构?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质量分数和外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细胞液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质量分数时,细胞就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
(4)如果再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请你增加一个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你对这个萝卜的处理是________。

24.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你可以惊喜地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如图是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结构。

(1)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的根尖结构是________,要想观察到这一结构应将玻片标本向上移动。观察过程中换用高倍物镜后,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________,使视野明亮。
(2)图中最下面是根尖的________,细胞排列________?(填“不”或“很”)整齐,具有________作用。
25.如图是两段基本相同的枝条,上面各长有1个大小相同的果实,现将枝条A、B白色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

(1)伤口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会形成瘤状物。
(2)两个果实中能继续发育长大的是枝条________?(填“A”或“B”)上的果实。
三、解答题
26.如图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果实将会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
(2)b果实将会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
(3)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________向________运输的.
(4)将木本植物主干基部的枝皮剥去一圈,这棵树最终会死去,原因是环剥切断了________的运输通道,致使________得不到________的供应而死亡.


2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植物细胞发生的一个过程,请据图完成问题.
(1)A~C表示植物细胞的________过程.
(2)根能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若一次施肥过多,能否出现这一现象?为什么?________.
(3)我们可采用田间挖深沟、田内浇透水的方法进行改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若想在这样的地里种植作物,如种植玉米、小麦、水稻,你认为种植什么最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8.小宇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面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__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__运输的。
29.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小科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平均分成5组,在月季A、B两个位置进行处理(如图丙)。实验记录如下表。(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在B处韧皮部割一圈
第二组 B处韧皮部环割半圈
第三组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四组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五组 B处木质部一半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1)小科的假设: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________有关。
(2)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填组别)。
(3)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________。
30.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但不影响韧皮部的功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B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填组别)。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C 17.【答案】 D 18.【答案】 A 19.【答案】 A 20.【答案】 D
二、填空题
21.【答案】 (1)导管;筛管
(2)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
(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22.【答案】 (1)C(2)C(3)①(4)小于
23.【答案】(1)少(2)液泡(3)吸水
(4)将和细胞液同样浓度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24.【答案】(1)根毛区;反光镜(2)根冠;不;保护
25.【答案】(1)上方(2)B
三、解答题
26.【答案】(1)继续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
(2)停止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3)筛管;下
(4)有机物;根;有机物
27.【答案】(1)失水
(2)能;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3)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水稻;水稻需水多,不断浇水能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四、实验探究题
28.【答案】(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水分的运输(3)木质部
(4)导管(5)相同(6)木质部;导管;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
29.【答案】(1)位置(2)第一组、第四组
(3)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切断
30.【答案】 (1)根;大于
(2)第二组、第四组
(


页 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