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与提高:3.5生物的呼吸及和呼吸作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优化与提高:3.5生物的呼吸及和呼吸作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19 22: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优化与提高:3.5生物的呼吸及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b<c<a B.a<b<c C.a<c<b D.c<a<b
2.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B.外界的a进入红细胞穿过5层细胞膜
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
3.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① ② ③ ④
氧气 40 98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A.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②表示肺泡处
C.③代表组织细胞 D.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4.下列四幅图线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有机物
C.呼吸作用只在无光时进行 D.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能量
6.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  )
A.空气﹣﹣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B.空气﹣﹣鼻﹣﹣气管﹣﹣咽﹣﹣支气管﹣﹣肺
C.空气﹣﹣鼻﹣﹣咽﹣﹣支气管﹣﹣气管﹣﹣肺
D.空气﹣﹣肺﹣﹣鼻﹣﹣咽﹣﹣气管﹣﹣支气管
7.下列关于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肺位于胸腔中,左右各有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C.构成肺的最基本单位是肺泡,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最基本的单位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与气管共同完成气体交换
8.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B.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C.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D.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9.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交换时,如图能正确反应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情况和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的曲线图,则该图S、P分别表示的是(  )

A.左心室、右心室 B.毛细血管、肺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主动脉
11.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A.箭头①表示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箭头②表示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箭头①表示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
D.箭头②表示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12.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
D.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
13.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
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
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
14.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做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煮熟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的量,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如图是一个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  )
A.向试管方向移动 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
C.先移动试管后远离试管 D.保持不动
16.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哪个方向移动?(  )
A.向左 B.向右 C.不动 D.无法确定
17.生物小组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18.如图1是人体肺泡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
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壁上分布有很多的弹性纤维
D.图2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19.根据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示意图,判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最初产生的场所是(  )

A.组织细胞 B.血液 C.肺 D.毛细血管
20.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根据以下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入氧量(升) 血液中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0 未见增加 显著增加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   等有机物分解,产生   和   ,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
22.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其中     (填序号)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   (填器官名称)既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又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3)图二是人体肺泡外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血液从A到B过程中氧气(O2)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除了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还包括   里的气体交换,这两处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   实现的。

23.如图是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肺由许多   构成,它是由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有利于气体的运输.
(3)肺泡与肺泡壁外毛细血管相比较,氧气浓度较高的是   .

24.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C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CE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C段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

25.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
(2)吸气时,图中的①表示的气体从   进入   .
(3)图中的②表示的气体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6.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阳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
请回答:
(l)小阳取A瓶,按图乙连接适当装置后,打开阀门,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
(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本实验中,小阳将A、B两个玻璃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认为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的理由是   。
27.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在广口瓶内盛放少量澄清石灰水,再在瓶内的烧杯内盛放半杯清水,插上一株新鲜的绿色植物,然后塞上瓶塞,并用凡士林密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个实验必须在   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   。
(3)若将装置移至阳光下一段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酒处理,结果发现叶片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

28.如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   ,向乙   ;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
(3)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瓶。
29.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加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石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   ;当   和   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5)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是   。




优化与提高: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
1.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C; 4.B; 5.C; 6.A; 7.D; 8.D; 9.D; 10.A; 11.D; 12.D; 13.A; 14.D; 15.A; 16.A; 17.A; 18.D; 19.A; 20.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淀粉;二氧化碳;水;22.⑥;咽;A;组织;气体扩散; 23.肺泡;毛细血管;肺泡; 24.吸气;缩小;C;相等;收缩;25.气体扩散;肺泡;血液;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6.将瓶中的气体(二氧化碳)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种子的萌发要适宜的温度或种子萌发需要温暖的地方;27.黑暗;光合作用;浑浊;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变蓝;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28.吹气;吸气;甲;乙;29.B;较多二氧化碳;C;吸入;肋间肌;膈肌;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是石灰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5/9 17:40:02;用户:15157559636;邮箱:15157559636;学号:2296122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